解码杨凌农科城创新实践 | 北方大棚种出热带“红宝石” ——解码青皮她园火龙果示范基地“南果北种”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2025-10-27 11:14:55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 10月25日,“循‘新’出发·‘质’在必行——解码杨凌农科城创新实践”网络活动媒体采访团来到了青皮她园火龙果示范基地,探寻“南果北种”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湿润的空气裹挟着清甜果香扑面而来,一排排翠绿的火龙果枝条如卫士般挺立,枝条顶端垂挂着的鲜红果实,圆润饱满、色泽鲜亮,宛如一盏盏悬挂的小灯笼,将棚内装点得生机盎然。

  10月25日,“循‘新’出发·‘质’在必行——解码杨凌农科城创新实践”网络活动媒体采访团来到了青皮她园火龙果示范基地,探寻“南果北种”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刚开始尝试种火龙果时,我们碰了不少壁。”青皮她园火龙果示范基地负责人郭娟茹回忆起创业初期,“火龙果怕冷怕干,北方冬季低温、空气干燥,稍不注意就会冻伤枝条。我们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探索出拱棚双膜、三膜种植模式,研发出一套完整的设施火龙果种植技术规程,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温湿度的精准控制。”

  这片占地200余亩的基地内,建有高标准设施温室约150亩。令人惊叹的是,在智能化操控和科学管理下,整个基地的管理团队仅有8人。“以前种庄稼靠‘看天吃饭’,现在靠‘科技吃饭’,不仅省了人力,还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就拿灌溉来说,系统会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补水,既不会涝也不会旱,比人工浇水精准多了。”郭娟茹说。

  目前,基地已培育出28个火龙果品种,其中主栽品种9个,年产火龙果500多吨。“通过品种不断优化和种植技术革新,我们的火龙果在甜度和风味上也独具特色。”郭娟茹介绍,每年从5月到12月,都是火龙果的采收期。火龙果树的经济寿命长达20-30年,在智能管理下可实现全年连续结果,最短20天就能收获一茬,每亩每年能为种植户带来3万-5万元的收益。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为了让“南果北种”技术惠及更多农户,基地总结出一套因地制宜的技术方案,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提供从大棚建设、种苗培育到田间管理的全程指导。通过“一对一”技术帮扶模式,截至目前,已在全国推广火龙果种植5万余亩,带动2000多户农户增收。基地年产种苗可推广6000余亩,不仅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还远销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

  如今的青皮她园,早已不是单一的种植基地。围绕火龙果产业,基地延伸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鲜果销售之外,研发出火龙果干、果酒、果醋等10余种加工产品;同时打造“火龙果采摘+农业科普+亲子体验”的农文旅项目,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学习农业知识的游客络绎不绝,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附加值。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深耕品种培育和技术创新,培育出更多抗逆性强、品质优的火龙果品种,让更多农户通过种火龙果实现增收致富。”从热带到北方,从“不敢种”到“种得好”,杨凌青皮她园的“南果北种”之路,不仅是一场作物的“迁徙”,更是科技赋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这颗在杨凌绽放的“红宝石”,正以蓬勃的生命力,照亮更多农户的致富梦想。(张洁 记者 刘艳宇)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青皮她园 火龙果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