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创新中过出“新”年味

2025-02-13 06:13:31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时代在不断发展,春节的形式也在持续变化,但春节所承载的团圆、亲情、祝福等美好寓意从未改变...

  重新标注“团圆”坐标

  守岁变成“在线守屏”

  今年春节,29岁的小闫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和大学好友一同前往三亚旅行过年。

  “每年回家过年,都觉得像是在完成一项既定任务,走亲访友、参加聚会,虽热闹非凡,可身心疲惫,偶尔还要被亲戚催婚,实在有些尴尬。”小闫坦言,工作之后的假期格外珍贵,趁着春节假期,她想约上大学好友,在除夕当天,直飞三亚。

  小闫笑着说:“在旅途中能领略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不同的文化,还能和好友尽情享受自由的时光,这种感觉和在家过年截然不同。”一开始,小闫的父母并不同意她的想法,但在她的耐心劝说下,父母最终理解了她。

  像小闫这样选择春节出游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数据显示,近年来,春节期间外出旅游的人数逐年攀升,其中年轻人占比颇高。旅游目的地也不再局限于国内热门城市,一些小众景点甚至国外也备受青睐。在敦煌鸣沙山守岁,在北海道视频拜年,追求自我的年轻人正用GPS定位重新标注“团圆”的坐标。

  除了旅行,线上过年也成为许多年轻人的选择。“00后”大学生安宁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他和同学们在网上组建了“云过年”小组,大家一起在线上玩游戏、分享年夜饭,视频拜年。虽然身处不同地方,但感觉彼此的距离近在咫尺。

  2月5日,“微信派”发布的2025春节数据报告《微信里的赛博年味儿》显示:除夕至大年初五,微信里共诞生了“1亿+”款用户自己创作的红包封面,约有3.9亿人收到含有这些红包封面的红包。抢红包、线上拜年、云聚会等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守岁变成了“在线守屏”,虚拟空间成为年轻人过年的新阵地。

  春运不再只是“回家的旅程”

  反向出行书写“团圆新故事”

  春运大幕拉开后,返乡人群如潮水般涌入车站。然而,李叔和老伴却选择了反向出行。说起原因,老两口表示,儿子毕业后留在西安工作,过去每到春节,儿子都要在抢票的“战场”上拼尽全力,只为能回家陪伴父母过年。但春运票十分紧张,再加上路途奔波劳累,春节假期反而变得有些疲惫。看着儿子如此辛苦,再加上去年孙子出生,1月18日,李叔和老伴拎着装满驴肉、小米等年货的大包小包,从老家河北邯郸来西安过年。

  这是李叔第一次在家乡以外的地方过年,对他来说,完全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春节期间,儿子带着他们去了大唐不夜城,登上城墙观看灯会,感受西安独特的年味。谈及“反向春运”,李叔感慨地说,不管是正向还是反向,只要一家人能够团聚,哪里都是年。

  数据显示,2024年春运期间,60岁以上人群的出行量增加了近30%,而20岁至29岁人群的返乡数量减少了5.3%。从过去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到如今的“我来到你的城市”,“反向春运”正掀起一股新的潮流,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奔赴子女所在的城市过年,让团圆的故事在新场景中继续书写。

  过春节就要满满仪式感

  传统习俗唤起浓浓年味

  与新兴的过年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人始终坚守着传统习俗。王晓勇是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的副研究员,“70后”的他对春节的传统习俗格外讲究。在他看来,春节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节日,每一个习俗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作为土生土长的“老西安人”,王晓勇回忆起小时候,在腊月二十三前后,东大街常常能见到卖灶糖的货郎,货郎的糖篓子总是被一群小孩团团围住。标准的灶糖形状如同小南瓜,颜色亮白。去年腊月二十三当天,王晓勇特意去东大街附近转了好几圈,却什么也没见到。回家后,他在网上购买了麦芽糖,权当灶糖使用,这是他对传统习俗的一种坚守。

  忆起小时候的除夕,王晓勇充满感慨地说道:“那时贴春联是全家总动员。有人负责刷糨糊,有人举着春联,还有人在一旁指挥‘再往左边一点,高了高了,低一点’。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将写好的春联贴在门口,浓浓的年味瞬间‘拉满’。”

  王晓勇觉得,如今的春节商业气息过于浓厚,干扰了原本纯粹的氛围,这也使得越来越多人感叹年味大不如前。在他看来,想要找回记忆中春节的传统味道,就必须重视过年的仪式感,坚守每一个传统习俗。“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王晓勇说,这些看似平凡的传统习俗,实则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让过年的仪式感延续,才能让浓浓的年味在心中延续。”他说。

  传统与现代“混搭”

  春节展现多元风貌

  近年来,每到过年时,总会出现一些“年味越来越淡”的声音。部分市民担忧:新的过年方式会导致传统习俗逐渐消失,让春节失去原有的韵味。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春节的“新”过法与“旧”过法,社会各界看法不一。不过,更多人认为,二者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也有人在努力探寻传承与创新的平衡点。西安多思集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主理人刘曲和她的团队将传统春节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巧妙融合,创作出一系列独具创意的春节文创产品,比如春联冰箱贴,小巧精致的设计,让春联不再局限于门框之上,而是走进了千家万户的厨房,成为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春联的设计上,除了传统的对仗工整的吉祥语句,还融入了一些贴近现代生活的幽默表达和网络热词,既保留了春联的文化内涵,又增添了几分时尚与趣味。

  “这些文创产品不仅仅是一件件商品,它们更是传播春节文化的生动载体。”刘曲说。

  “新的过年方式为春节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这个传统节日更契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同时,大家也没有忘记传统习俗的价值,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着创新。”市民刘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年轻人追求个性与自我的“新”年方式,老一辈人对传统习俗的坚守,以及在传承与创新中探索的春节文化新形态,共同构成了当下春节的多元风貌。

  时代在不断发展,春节的形式也在持续变化,但春节所承载的团圆、亲情、祝福等美好寓意从未改变。无论是选择外出旅行、线上过年、“反向春运”,还是坚守传统习俗,人们对春节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如一。

  (记者 马相)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年味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