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评|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2025-02-03 07:47:34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文明实践是一个将“无形理论”转化为“有形成果”的过程,要让群众感受到足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孙萍

  延安市举办“村歌嘹亮”“文化戏曲”“群众广场舞”等系列主题文艺活动,渭南市通过理论宣讲、节目展演、义赠书画作品等形式助力精神文明建设……陕西正在加力推进“文明实践我行动”暨“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把更多带有“烟火气”、充满“人情味”、激发“共鸣感”的好作品献给群众。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精神文明所凝聚的强大力量。各地精心打造的文明实践活动“出圈”又出彩,深受群众喜爱。这启示我们,文明实践活动只有形式“走新”,群众才会“走心”;只有贴近群众需求,才能持续“热”下去。各地应突出优势、因地制宜,打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品牌,让群众爱参与、真受益,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文明实践是一个将“无形理论”转化为“有形成果”的过程,要让群众感受到足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当下,各地文明实践活动轰轰烈烈,但也应注意到,少数地方在推动文明实践过程中,多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成效”。针对这种现象,在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中,要注重重心向下、瞄准基层,围绕社区和农村做文章,把文明实践阵地和活动持续向下拓展、延伸,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底色。推动文明实践从“见效”到“长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拓阵地、强队伍、亮品牌,如此,文明实践的“种子”才能在三秦大地撒得更“开”、扎得更“深”,结出累累硕果。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文明实践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