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使用低龄化趋势明显,青少年成了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今年陕西两会,不少代表委员就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完善未成年人网络准入制度、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反对网络暴力等相关话题纷纷提建议、给良方。
“青少年由于心智不成熟,分辨能力、自制能力不强,长期沉迷网络游戏,沉浸在充满刺激的虚拟世界中,为了过关冲卡长期熬夜,导致视力下降,体质变差,学业荒废,性格孤僻暴躁,为购买装备过度消费导致家庭经济严重受损,甚至产生暴力倾向并诱发犯罪,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带来巨大危害。防止青少年沉迷网游,加强青少年网络游戏监管已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陕西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咸阳市中医肿瘤医院院长田少库在接受陕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此,田少库代表建议,强化网络监管措施,严格执行网络游戏登录实名制。游戏账号申请时必须输入个人身份信息并结合人脸识别技术,方可取得游戏权限,从源头和终端加强管理。规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出厂时就预装未成年人上网、游戏的保护软件,从源头和终端防范不良游戏,控制游戏时长。
在收费扣费方面,严格规范游戏收费的标准和扣费方式。对收费道具、点卡消费实行市场指导价并实施监管,严禁未成年人网络消费。严禁通过划转手机费、通过未知短信直接收费等方式来完成支付。
同时,发挥家校作用,筑牢防范屏障。积极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监护守护责任,引导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增强他们抵抗网络游戏诱惑的能力。
在执法层面,他建议公检法形成合力,加大监督检查,规范青少年上网行为,定期深入网吧、网咖、游戏厅等网游场所开展监督检查,发现存在问题,限期整改落实,责令停业整顿,严防未成年人超时上网、违规上网、冒用他人身份注册游戏账号等行为发生。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