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开行4985自然列 中欧班列(西安)核心指标全国领先

2025-01-16 08:25:39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全年开行4985自然列,核心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集结中心建设迈入崭新阶段,成为全国向西开放的“黄金通道”...

  记者 李欣怡

  1月1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浐灞国际港、西安海关、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介绍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开行情况。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全年开行4985自然列,核心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集结中心建设迈入崭新阶段,成为全国向西开放的“黄金通道”,实现了新突破。

  拓展内外联通 现代物流体系交织成网

  中欧班列(西安)新开行西安至格鲁吉亚波季线路,中欧班列(西安)国际干线达到18条,运输范围覆盖欧亚大陆全境;新增浙江台州、江苏宿迁等合作城市,“+西欧”集结线路达到26条;特别是与浙江海港集团加强合作,全年东向海铁联运班列开行498列,增速达到15.5%;向南开行至越南、老挝等互联互通班列,实现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在西安的集结交汇,基本构成面向欧亚、通达全球的现代物流体系。

  深化对外合作 国际枢纽能级跃升

  浐灞国际港与哈萨克斯坦铁路合作,建成投用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全国班列开行城市中第一个境外投资铁路物流枢纽项目——阿拉木图中哈物流场站将于今年建成投入使用;与阿塞拜疆铁路、俄罗斯铁路合作,加快建设巴库、谢利亚季诺等境外物流场站,实现中欧、中亚“枢纽对枢纽”的升级。

  “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挂牌运行,中亚公园正式开园,西安领事馆区加速建设,可以办理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26国签证,遍布亚、欧、澳、非四大洲,高质量开放动能更加强劲。

  数字创新引领 班列运行质效双提升

  浐灞国际港对外与哈铁数据互联互通,在境内率先实现海关、铁路数据联通、智能报关、出口集结前置、启运港退税、集装箱循环运输等,运行效率提高1/3以上。

  班列云舱系统上线运行,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一票制”国际联运全程服务,报关、制单时间由5小时至7小时降为5分钟以内。深化与宁波港、青岛港等沿海港口信息化合作,“浙江e港通”在西安国际港落地运营,实现“两港如一港,陆港如海港”,为陆海内外联动注入新活力。

  构建多元通道 跨里海走廊突破发展

  浐灞国际港加密开行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班列,时效由15天至23天降为11天左右,基本实现“天天班”。从跨里海班列开行以来至2024年底,累计开行跨里海班列292列,其中,2024年开行187列。特别是2024年9月,成功举办中欧班列(西安)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暨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对接洽谈会,会议规格高、影响大、成果多,发布两大倡议,分别是《高质量共建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倡议、《合作共建高水平开放的现代化国际物流体系》倡议,为加快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带动产业集聚 “班列+”效应持续显现

  浐灞国际港充分发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带动作用,引进中能建、山东能源、中通云配等500强总部及子公司5家;招引俄罗斯联邦总商会、阿伯朗酒业等外向型企业67家,陕西国际经贸集团、陕西数控集团等大宗批发业企业31家,腾讯阅文、百度度小满、与辉同行、理想汽车等15家行业龙头企业签约落地。

  2024年,浐灞国际港预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44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预计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超过50亿元。

  记者了解到,浐灞国际港将围绕全力构建现代国际物流体系、加快推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扎实提升海外投射能力、着力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四个方面,持续降成本、提效率、优服务,保持中欧班列稳健增长,为助力陕西西安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中欧班列 西安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