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的商洛商州区,气温虽低,但明媚的阳光将火龙果树棚内照射得温暖如春。尽管已经到了果树的休眠期,省人大代表、商州区耘夫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詹丽娟还是坚持每周来棚里看看。
2008年,詹丽娟和丈夫从广州回到商洛商州区芦河涧村。孩子出生后,闲不住的她干过库管员、办公室工作、销售……詹丽娟说,那几年,心有不甘,总觉得自己还能再创业。
2015年,创业的梦想照进了现实。詹丽娟说服家里人,毅然包下50亩土地。经过三年的寻找、摸索,2018年,红心火龙果苗栽进了地里。詹丽娟辞去工作,一心扑在7个大棚里。
在经历一番波折后,2020年,红彤彤的红心火龙果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一个棚产量4万斤,总收入达28万元。乡亲们也跟着尝到了种红龙果的甜头。
“咱们属于季节性务工,一年园子里面务工的人有3000多人次,发放劳务工资15万元,务工人员用零散的时间来做一做,还能挣点钱,同时,示范带动不少周边村民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詹丽娟说。
2023年,詹丽娟当选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后,她开始琢磨自己怎么担负好这份重任。
詹丽娟深入周边农户和企业走访调研,发挥自身技术管理的优势,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和引导农户发展农业产业。在她的带动下,特色种植逐渐成为乡亲们致富的重要途径。
多次在省人代会上提出关于农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为农民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利益保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履职尽责。
“当选人大代表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随着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更关注大家遇到了哪些新问题、有哪些新诉求。”这些年,詹丽娟经常在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帮助群众协调解决低保救助、住房保障、学生上学等问题。
在调研中,她发现,位于商州区环城路旁边的商州区高级中学出入口交通不畅,每天上下学时,交通拥堵达1公里以上,老师、学生们骑自行车或电动车上下学,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2024年1月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詹丽娟提出商洛市环城路商州区高级中学段改造建议。年中,得到答复,现在现场也增加了交通指挥。
詹丽娟:“我当时很激动,很高兴,我专门把那个回复的文件打出来,跑去找学校校长,我给他说这个事情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具体的答复,问题马上就解决了。”
每天看着师生和家长来去顺畅,詹丽娟心里充满了喜悦,也坚定了她深入基层做调研、倾听民声的决心。
几年来,詹丽娟累计提交议案建议20余件,部分建议已经从“纸面”落实到了“地面”。其中她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的议案,为秦岭腹地商洛特色乡村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2025年省两会召开在即,詹丽娟准备带着“有关支持商洛市发展果树观光旅游研学项目”和“支持商州区实施‘行走的医院’健康180项目”两个建议,踏上履职的征途,发出来自基层群众的心声。(记者 袁晨)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