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遗址区13万名群众实现自来水“自由”

2025-01-01 06:15:04  来源:群众新闻  


[摘要]2024年12月31日6时,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街道讲南村村民陈美利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轻手轻脚地给家人做早饭。与往常不同的是,打开厨房的水龙头,一汩汩清水流出。陈美利笑着说,等待多年,自家终于用上了自来水。...

  2024年12月31日6时,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街道讲南村村民陈美利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轻手轻脚地给家人做早饭。与往常不同的是,打开厨房的水龙头,一汩汩清水流出。陈美利笑着说,等待多年,自家终于用上了自来水。

  市政供水,对城市居民来说司空见惯,但对遗址区的居民来说颇有难度。未央区六村堡街道东市村位于汉长安城遗址区。该村党支部书记袁军桥介绍,汉长安城遗址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文物保护政策影响,遗址区的水电气暖等市政设施没有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无法接入自来水管网。

  “此前,居民大多用自备井取水,但随着时间推移,地下水位下降,人口增多,自备井取水越来越困难。”袁军桥说。

  “文物保护和民生改善同样重要。”未央区区长王小育说,近年来,为了改善遗址区居民的饮水水质问题,全区先后实施氟改水工程、集中水处理及分质供水工程,初步解决了遗址区饮水水量和水质问题。但这些措施不能从水源上根本解决遗址区水量不足等问题。

  “这里是西安市主城区内唯一未使用市政自来水的区域,供水问题是遗址区内群众长期热切期盼解决的民生问题。”未央区农林水务局局长姚长健说,“2024年以来,我们多方探寻解决方法,最终计划通过遗址区周边市政道路主管网将市政自来水管道接入遗址区,全面实现未央区城乡供水一体化,解决遗址区33个行政村13万人的饮水问题。”

  为此,未央区成立项目工作专班,组建供水项目文物专家技术团队,多次征求相关文物专家的意见建议,先后开展多次文物勘探,编制文评报告,最终于2024年8月取得国家文物局审批。由于工程需穿越汉城湖、漕运河等河湖,有关部门制定穿越河湖施工方案、编制防洪影响评价报告,同时积极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开展手续“容缺办理”。此外,未央区协调西安市自来水公司在保证文物保护、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优化施工流程,将施工周期缩短至3个月内。

  2024年12月16日,汉长安城遗址区成功实现市政自来水“试通水”。12月31日,在未央区未央宫街道张家巷村,伴随着群众的掌声和欢呼声,汉长安城遗址区市政自来水通水仪式正式举行。

  “今天,村里好多人给我发微信,说现在用水不但水压大,而且随时可以用水,再也不用担心洗澡没水了。看到信息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所有人的辛苦付出都值了。”袁军桥一边翻着微信聊天记录,一边说。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汉长安城遗址 自来水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