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榆林市吴堡县,有一位人人称道的“好儿媳”。三十多年来,她一边照顾和抚养年迈的公婆、孩子,一边帮助丈夫带头创业,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了一个幸福之家,她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领时代前进、推动社会发展的好榜样,她就是寇家塬镇庙岔上村村民薛喜连。
创办企业帮扶助困
1990年,薛喜连与丈夫就开始创办养鸡场,初步改变了一大家的贫困状况。吴堡地处黄河西岸,光照充足,是盛产红枣的地方,每到秋冬就有全国各地的商人来吴堡收购晾干后的红枣,头脑灵活的她觉察到了其中的商机,便支持丈夫于2009年创办了榆林市红日枣业有限公司,向农户收购鲜枣进行加工,产品吸引了来自上海、四川、河南等多地的经销商,她和丈夫慕建清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能人”。企业虽然日益得到壮大,但是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角色,作为妻子,儿媳,她始终扮演的是贤内助,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家庭中,她经常说:“我把家庭的事情做好了,就是对丈夫的最大支持”,她不仅全部承担了婆婆、公公的日常生活支出和起居饮食料理,而且积极支持丈夫的公益事业。2016年她出谋划策采用公司+工厂+农户(贫困户)的模式,投资100万元在原有生产线的基础上改建了红枣深加工生产线,研发出红枣深加工产品四大类12个单品,极大提升了红枣加工技术水平,提高了吴堡红枣的市场竞争力。带动85户贫困户如期实现精准脱贫,受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称赞。
伺候公公无微不至
薛喜连的公公慕明金在解放战争期间因在延安支前抬担架,落下一身病。2009年,她的公公因前列腺增生在山西柳林县医院请专家做了手术。住院期间,她忙得像个陀螺,到医院挂号、买药、输液,给老人端汤递水,伺候了20多天…… 同室的病友都以为是女儿,当知道是儿媳妇,都羡慕的不得了,个个竖起大拇指翘首称赞。
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6月公公的前列腺病又犯,她和丈夫为此数次寻医,效果不佳,面对病情,公公受到了沉重打击,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和婆婆轮流搀扶着公公出外呼吸新鲜空气,陪他聊天,开导公公坚强起来,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给公公打比方,并对公公说:“爸!妈妈和我们永远在您身边陪伴您,您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执着地挑起侍奉老人的重担。一面帮助丈夫的事业,一面操持家务,在忙里忙外的同时,她抱着康复公公疾病的期望,四处投医问药给公公治病。婆婆腿脚不方便,公公住院期间她自告奋勇亲自护理,按时给公公服药,合理安排公公与婆婆的生活,饮食起居,有时候还要亲自扶公公上厕所大、小便,给公公穿衣服、洗头、洗脸、端茶送水,为了能让公公早日康复,她咨询了很多医务人员,掌握了不少护理知识,经过多年来的精心护理,公公病情和精神状态大有好转。使得公公终于能颐养天年,病逝时高寿94岁。
陪伴婆婆一如既往
薛喜连的丈夫慕建清一年四季搞红枣生意,家里的事她一人承揽,可她从来毫无怨言,即使是遇到不开心的事,也从未在公公、婆婆面前表现出来;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有时候唠叨,有时生气,而她总是面带笑容,想尽一切办法把公公哄开心。公公去世后,她怕80多岁的婆婆寂寞,每一天都要给婆婆讲一些外面的新鲜事和新闻。陪婆婆玩玩手机,看看视频。婆婆有眼疾看东西不太清楚,为了减少磕碰,她每一天都要把饭菜盛好端给婆婆,一天三顿,一年360天,这已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婆婆患有气管炎,每到冬天就会犯病,为使婆婆公不犯病,刚入秋,她就将两床棉被弹成一床松软的被套给婆婆铺上。
冬天,她总是把饭菜盛好温在煤火上,让婆婆什么时候起来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婆婆爱干净,她总是把婆婆的衣服床单洗得干干净净。如今,婆婆也已90岁,身体硬朗、精神舒畅,走起路来根本不像90岁的老人,邻居说他有福气,他说:“都是媳妇照顾得好”。
她不仅对家人这样,对亲戚邻居也是如此。薛喜连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她因此荣获村、镇、市孝敬老人的好媳妇,“十大孝星”、“文明家庭”等表彰奖。(来源:吴堡文明)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