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加快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和能力,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印发《进一步全面深化市场监管领域改革行动计划》,明确了6方面30条具体措施。
深化准入准营制度改革
将探索支持股东用实物、知识产权、股权、债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扩大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将电子营业执照按照规范入驻“陕西政务服务网”等,作为经营主体身份认证载体;探索推行市场监管领域“免申即办”微改革,申请人在办理营业执照名称、法定代表人等事项变更登记后,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有关事项不涉及额外资质、条件要求的可进行同步变更,无需提交许可证相关变更申请材料;进一步推动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完善企业退出制度,深化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改革。
深化公平竞争制度改革
将统筹开展“增量”新政策和“存量”政策审查,着力纠治限制企业迁移等突出问题,全面清理资质认定等各种显性隐性进入壁垒;聚焦重点领域,纵深推进整治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突出问题,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积极推动将公平竞争工作情况纳入法治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考核评价内容;修订《陕西省标准化条例》,优化地方标准评估审查制度,健全地方标准体系建设。
深化促进经营主体发展改革
将发挥市场监管数据潜在价值,推动建立和完善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体系,探索建立经营主体增信制度;探索推行信用修复“三书同达”机制,大力推行信用修复“掌上办”“网上办”,实现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创新特色经营主体流量扶持,鼓励平台联合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为特色经营主体在生产、销售、培训、物流等方面提供多种配套帮扶措施;规范直播带货经营,引导规范省内直播带货经营行为;探索建立与中小平台企业相适应的合规指标评价体系,开展中小平台合规评价试点,引导省内平台企业实施合规管理,提升经营发展能力。
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改革
将开展企业标准对标达标专项提升行动,推动食品加工、石油(煤炭)化工、冶金钢铁、建筑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提高产品服务水平;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生产企业中全面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力争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首席质量官全覆盖,重点行业小微企业覆盖率达80%以上;组织实施航天动力、输配电装备、稀有金属等领域计量技术基础创新工程,增强航天动力、输配电装备、稀有金属相关领域计量能力高质量供给。
同时,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还将深化“三品一特”安全监管改革,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全面推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十统一六到位”管理模式,探索开展小复方保健食品备案工作等;深化涉企监管执法改革,打造市场监管领域“一张网”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拓展跨部门综合监管领域和范围等,不断规范企业发展。
(记者 南江远)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