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道德模范屈红艳:巧手传承非遗文化 公益践行爱心美德

2024-12-09 15:36:51  来源:榆林文明网  


[摘要] 有这样一位80后,从师范毕业就开展爱心公益活动,20多年风雨兼程,无忧无悔,用爱心奏响一曲曲道德赞歌。...

  有这样一位80后,从师范毕业就开展爱心公益活动,20多年风雨兼程,无忧无悔,用爱心奏响一曲曲道德赞歌。她就是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郭佩珍剪纸公益课堂负责人、佳县慈爱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屈红艳。

  从2003年师范毕业后,屈红艳就开始参与公益活动,从孤儿学校爱心教师到创办“佳县郭佩珍剪纸公益课堂”,再到关注农村“三留守”,首创“没有围墙的公益养老院”,多年来她一直坚守最基层,关注最需要关心的群体,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组建剪纸公益课堂 延续佳县“名片” 传承非遗文化

  剪纸是佳县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名片”,佳县民间剪纸大师郭佩珍享有“中华巧女”“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大师”“世界民间剪纸天才传承人”的美誉。然而随着郭佩珍年龄的增加,佳县剪纸这张“名片”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为了挽救佳县剪纸断层的危险,2015年屈红艳组建了佳县非遗传习所、佳县郭佩珍剪纸公益课堂,自备教学用材面向社会各界在每周六、周日免费传授剪纸、传统刺绣等非遗技艺,风雨无阻。截止2024年3月累计授课500余场次1000余小时,在校中小学生3000余人次、公益培训社会人员10000余人次。

  深入乡村帮扶慰问 常年做公益 用行动践行爱心美德

  2003年屈红艳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前往榆林市孤儿学校做了一名爱心老师,她把孩子们像家人一样关爱关怀,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孩子们购置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将爱心无私地奉献给了孩子们,孩子们亲切地喊她为“红妈妈”。

  爱心教学让屈红艳对弱势群体情有独钟。2014年她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队,90多次深入农村,帮扶关爱留守儿童、贫困学子、空巢老人、残疾家庭。连续9年高、中考时期设立爱心助考点,助力莘莘学子。她还组织志愿者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她共发起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23次,保护佳芦河环保活动30余次,其他各种环保志愿服务20余次,组织志愿服务队义务植树2万余株。注册组建佳县慈爱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中心服务队,共激励乡村志愿者330余名。志愿服务队“志愿云”服务总时长达1.6万余小时,她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达3800小时。目前共累计公益资助、慈善捐款、帮贫济困、扶弱助残60多万元。

  关注农村“三留守” 首创“没有围墙的公益养老院”

  在多年的志愿服务中屈红艳了解到农村有很多弱势群体需要更多帮助,深感仅仅依靠个人力量非常有限,需要引领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形成项目化、制度化、团队化服务社会。2020年开始,屈红艳发起组织成立了“佳县慈爱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中心”,开始实施“关爱农村三留守—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构建起“乡村助老员+乡村志愿者+社会服务机构”可持续互助助老模式。培育农村养老社工16人,发展乡村志愿者500余人,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113场,服务儿童800余人次,为410户677位老人提供公益性居家养老志愿服务超过2.6万人次,打造了“没有围墙的公益养老院”,其项目荣获陕西省第三届“三秦慈善奖”,入展中国第十届慈展会。

  公益献爱心,真情暖人心。屈红艳汇聚爱心,传递温情。荣获陕西好人、陕西省最美志愿者、陕西省文明家庭、榆林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高乐乐)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道德模范 屈红艳 非遗文化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