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谢昊天)11月19日,由西乡县委宣传部、西乡县委网信办主办的“走进魅力茶乡 遇见和美乡村——网络媒体看西乡”主题采访活动成功举办。省市网络媒体、域内网络名人深入乡村、企业,全面了解西乡县以“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的有效举措和生动实践。
骆家坝镇古法榨油
骆家坝镇:老街新风貌 绽放新活力
走进骆家坝古街,街道两旁古建筑保存完好,两坡房、四合小院、深的天井,以木架作为主骨架,户与户之间以风火墙相隔,门头及窗雕刻精美,整体建筑科学合理,布局独具,山水桥树,相映成趣。
近年来,骆家坝镇党委政府以打造靓丽古镇、开发红色旅游为工作重点,对骆家坝古镇明清老街进行统一规划,完善老街容貌以及基础设施,提升骆家坝古镇明清老街旅游环境质量,形成旅游示范点,提升全镇旅游形象与服务能力,提升游客来此旅游的体验感,从而提供众多就业岗位,提升周边居民的收入以及满意度。截至目前,骆家坝景区共接待游客57.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56余万元。
在骆家坝镇骆镇社区,油坊内,两位师傅炒料、压饼、装木楔子,古法榨油的工序一气呵成;店铺里,阿姨正巧手缝制着一双双绣花布鞋……
“社区充分发挥骆家坝镇4A级景区核心优势,坚持农文旅融合,全社区共有农家乐30余家,自主注册成立西乡县牧河缘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销街区,培育了涵盖传统油坊、手工布鞋、农副产品展销、酒店住宿的‘骆乡珍’品牌,带动留守妇女就近务工20人,户均增收1万元,预计今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骆家坝镇骆镇社区党支部书记廖小顺告诉记者。
峡口镇狮庄村:冷水鱼养殖基地
峡口镇:深耕特色产业 助农增收致富
在峡口镇峡口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三五个老人聚在一起打牌、下棋,呈现一派老有所养、其乐融融的景象。
近年来,峡口社区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与社区服务有效结合,建成日间照料中心,全天定时开放,组织开展桌球、唱歌、棋牌等活动,社区老人活跃指数每天达60人次;聚焦“小饭堂、大民生”,集体经济注资20万元入股招引企业开办社区大食堂,为社区居民提供经济实惠的餐饮服务,同时成立“送餐队”,为特殊群体提供集中就餐、送餐上门等服务,将便民服务拓展到“最后一米”,让居民成为社区发展的主角,勾勒出一幅幅基层治理的新图景。
走进陕西秦巴汉徽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运转不停,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茶叶。
峡口镇有4万亩茶园,是陕西省产茶镇中茶园面积最大的镇,人均茶园面积达1.9亩,户均6亩茶。近年来,峡口镇立足“五个农业”,在茶产业发展上延链条、提效益、求突破。积极招引全国排名前三、出口量占全国十分之一的外贸茶企业——安徽黄山一品有机茶叶有限公司落户西乡,成立陕西秦巴汉徽茶叶有限公司,在峡口镇建设西乡县外贸茶产业园区,专注于夏秋茶加工和出口。
在峡口镇狮庄村冷水鱼养殖基地,繁密的虹鳟、金鳟在清澈的冷水池里游来游去,池边的来自北京、西安等地的客商忙着往冷藏车里面装鱼,这样繁忙的景象让养殖户尽享丰收的喜悦。
几年前该村从省外招引一名养殖户来村新建冷水鱼池13余亩,在这里养起了以虹鳟、金鳟为主的冷水鱼,每年净赚30多万元。附近的几个农户和村集体看到了赚钱的商机,纷纷在下游新建鱼池养殖冷水鱼。经过几年的发展,该村现有冷水鱼池90个,年均产鱼60万斤,销售收入已超900万元,利润达到24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该产业成为群众致富、集体增收的“金钥匙”。
在峡口镇白龙洞内,陈列着一个个酒坛。“茶花酿”茶酒利用西乡白龙洞清泉,辅以白龙洞洞藏恒温自然二次发酵,综合茶叶与酒醇的特色,研发酿制成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养生白酒。其口感顺滑绵长,酒体清澈透亮,含淡淡茶香,回味甘甜醇厚。短短4年的发展,“茶花酿”茶酒已成为西乡县地标特产,并辐射至西安、天津、湖北、江苏、广东、四川等地,受到消费者青睐。
柳树镇:隆基书院
柳树镇:做强农旅融合 打造乡村旅游名片
柳树镇有“隆基故里·人文柳树”之美誉。近年来,柳树镇聚焦城乡融合发展示范镇、农文旅研学精品镇、宜居宜业和美镇定位,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文旅品牌,形成东有“隆基书院”文化铸魂、西有现代园区产业赋能、南有古树村落山水塑形、北有万亩茗园美景添韵的乡村旅游新环线。
为传承和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精神,赓续江隆基先生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延续西乡崇文重教的淳朴民风,践行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柳树镇党委、政府投资420余万元建设打造了占地498㎡的隆基书院。“近期正积极推进隆基书院二期建设项目,包括建立研学教室及道路、塘库等周边环境提升,并对接高校、企业,挂牌搭建教育实践基地、研学基地,持续提升隆基书院知名度与影响力,成为西乡文化产业新名片。”柳树镇党委书记尹天棚告诉记者。
柳树镇:学生在汉中军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研学
汉中军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西乡县柳树镇白杨村,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建成标准化生猪养殖场55亩,养殖基地有种猪繁育场、富民生猪养殖场,现存栏良种猪7500余头,年出栏2.6万余头;饲料生产基地建有年加工1.2万余吨的颗粒饲料生产线;粪污处理有机肥生产基地,建有6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发电工程,利用养殖场的大量粪便和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生产废料,年发电21.6万度,在600立方米大型沼气发电工程的基础上还建有万吨有机肥生产线;种植基地现有设施蔬菜大棚380亩、花卉苗木果园林带260亩、葡萄园140亩、稻鱼共养区500亩、现代化育苗温室3600平方米。该公司立足现代化农业园区定位,通过一二三产有机结合,将单一的养殖、种植提升为集观赏、采摘、垂钓、娱乐、研学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农业观光示范园区。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