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事关千家万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保交楼’‘保回迁’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在西安市鄠邑区政协组织的“防范房地产风险,推动保交楼、保回迁”月度协商会上,副主席李西红如是说。
近年来,鄠邑区从“国之大者”、民生之要的高度,切实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扛起保交楼、保回迁政治责任。如何更好防范化解风险,保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顺利推进?在前期五竹街道政协联络办联合文化艺术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组开展回迁安置房调研的基础上,近日,西安市鄠邑区政协组织委员围绕“防范房地产风险,推动保交楼、保回迁”议题调研视察、开展协商。
“‘保交楼’‘保回迁’项目庞杂,问题错综复杂,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方的协调与合作,仅靠项目实施单位推进,统筹力度有限,存在延期交房风险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这个问题,区政协社会事务委员会主任仝展儒提出,进一步整合各部门力量,推行“一楼(项目)一策一专班”机制,多方发力,形成合力,建立常态化调度机制,高质量推动工作运行。
“要强化保障,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李小宁委员建议,精准衔接国家新一轮城改政策,积极对接中省和国开行等金融机构,用好用足城改金融支持政策,同时,持续加强与上级部门协调沟通,做好各类资金争取工作,及时防范建设后期因资金缺口带来的风险。
针对项目存在的司法问题,杭锋委员认为,应该加强府院联动,及时打通行政及司法壁障,精准确定项目处置方案,高效盘活项目资产,依法解决项目矛盾,有效保障各方权益。
“要始终把保障购房人和回迁群众合法权益摆在首要位置。”李亚娟委员呼吁,要压实属地政府、房地产开发企业各方责任,“保交楼”方面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在“保回迁”方面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攻坚克难,持续推动保交楼、保回迁工作,让群众安心放心。
委员们还建议,聚焦安置用地供应、规划审批、施工许可等,开辟绿色通道,通过“容缺受理十并联审批”完善项目手续,研究制定项目“拿地即开工”的手续办理模式;做好验收手续办理、工程扫尾、矛盾协调,切实加强工程的过程监管和验收管理,统筹好速度与质量、速度与安全,推动项目能交快交、应交尽交,让群众住上安心房、舒心房。(张楚翌 通讯员 徐珂)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