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西安首届公益性生态安葬活动在奉正塬殡仪馆公墓广场举行。苍松翠柏间,60位逝者回归自然,让生命之美在绿水青山间延续。
鸣钟九响、敬献果品,秉烛燃香、净水三杯,敬献花篮、祭文追思,鞠躬致礼、放生祈福。
简单庄重的祭祀仪式后,逝者家属们亲手将装有亲人骨灰的可降解骨灰盒安放在墓穴内,撒放草种花瓣,完成让逝者“融身大地、回归自然”的心愿。“这种不留骨灰、不设墓地,不立墓碑的生态安葬,让逝者回归自然,既是对他们的尊重,又彰显绿色环保理念,为子孙后代留存下一片绿水青山。”一逝者家属说。
近年来,西安积极探索符合西安市实际、方便群众参与的公益性生态安葬方式。2021年,西安市出台《西安市惠民殡葬补助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实现了全市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2023年、2024年两年,西安市在青岛成功举办公益性海葬活动,安葬逝者239人,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西安市民政局将持续推进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加大节地生态安葬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推进骨灰堂、草坪葬、树葬、花坛葬以及骨灰深埋安葬区等多种形式的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常态化举办“公益性海葬”和“公益性生态安葬”活动,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殡葬服务需求,助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文/图 奚淼)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