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深化‘三个年’活动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商洛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青峰表示,将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把商洛打造成国际排球之城、中国赛事名城。
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
“我们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建成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与碳汇评估平台,完成全省首单林业碳汇CCER项目交易,2023年和海南省、浙江省丽水市一道被中国气象局批准为全国首批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市,今年6月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全国首批、西北唯一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王青峰表示,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创新、接续发力,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商洛经验、作出商洛示范。
“持续创建‘干净商洛’,全域建设秦岭山水乡村,推动乡村变景区、产业变景点、农房变民宿、农产品变商品,打造‘千万工程’示范村100个,发展高品质民宿集群70家,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清零。”王青峰介绍,商洛市乡村处处呈现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产业兴旺、村美人和的新景象。下一步,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进一步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优势资源与优美环境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让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土房子和22摄氏度真正成为造福商洛百姓的金山银山,让商洛的美丽城乡成为名不虚传的西安后花园。
将建成全国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集群
商洛市积极培育抽水蓄能和尾矿综合利用两大新兴产业,投资105亿元的镇安月河电站已调试发电,投资106亿元的柞水曹坪电站已开工建设,投资96亿元的山阳色河电站即将开工,投资105亿元的丹凤鱼岭电站已通过核准。
“不远的将来,商洛将建成全国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集群。”王青峰表示,商洛有各类尾矿库134座,占全省总量的43%,尾矿总储量近1.3亿吨,既是生态与安全的重大隐患,也是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聚宝盆”。
“近年来,我们充分挖掘尾矿资源,通过有价金属提取、合成新型建材等途径将其‘变废为宝、吃干榨净’,建成尾矿综合利用项目128个,年利用尾矿2000余万吨,被评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试点市、全国首批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王青峰说,商洛市持续推进现有传统矿业企业规模化、绿色化、延链化、数字化、安全化“五化”转型,清理整合矿权41个,大中型矿山占比达到55%,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打造国际排球之城、中国赛事名城
“我们积极开辟旅游+、赛事+等消费新领域新赛道,建成开放3A级以上景区49个,打造3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7个县区全部创建成国家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柞水朱家湾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授予‘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王青峰介绍,商洛市成功举办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全国男排青年锦标赛、丹江龙舟公开赛、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丹凤红酒节等大型赛事和主题营销活动170余场次,开通“夜间观光”公交专线,提升改造夜间餐饮、购物、游乐聚集区86个,引进知名餐饮企业入驻商洛。
对于商洛与排球的结缘,以及体育经济、赛事经济设想和布局,王青峰说,商洛本身底色非常好,全域处在秦岭腹地,空气、气温是全国最好的地方之一,2019年被授予中国气候康养之都称号。省委、省政府对商洛的发展定位是建设生态康养之都、打造西安后花园。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乡村、城市、山川、河流变得更美了,处处是景,一步一景。
“城市和乡村变美之后,我们就要把优美的环境想办法变成经济发展的优势,要让老百姓过上公园生活,身体健康起来,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基于这两点考虑,我们决定要发展体育赛事经济,开辟第三产业新赛道。”王青峰说,去年以来商洛市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现在县城以上的各个学校都建立了专业排球队,全市有560多支排球、气排球训练队。“商洛城区有9条河,在水上搞龙舟赛、皮划艇等运动,形成了水上有龙舟、岸上有排球的体育氛围。去年成功举办了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又成功申办了沙滩排球世界锦标赛。”
“形成了气候+康养、森林+康养、体育+康养的商洛特色康养之都新格局,让大家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训练、锻炼,运动员比赛更出成绩,老百姓身体更健康。坚信经过努力,商洛一定会在中国、全世界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名片。我们也决心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把商洛打造成国际排球之城、中国赛事名城。”王青峰说。(记者 张维)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