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走进长安文博对话会暨探源研学走进陕西”活动近期先后走进陕西多家博物馆,感悟传播传承的力量。18日下午,“《何以中国》走进长安——文博对话会”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
据介绍,大型考古纪录片《何以中国》由国家文物局、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创制,2023年年底播出,产生了很大反响,并于今年5月入围白玉兰奖最佳系列纪录片名单。
活动当天,《何以中国》节目组、上海市建平实验张江中学、西安市碑林区南门小学、陕历博的志愿者同学们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齐聚一堂,与沪陕两地中小学校长、陕历博、秦兵马俑、汉阳陵相关负责人等,就“博物馆应该怎么参观”“陕西的博物馆都有什么‘镇馆之宝’”等话题展开交流,每位馆长还为孩子们推荐了一件文物,讲述了这件文物的价值和背后的故事,《何以中国》在文明殿堂与心灵课堂间架起传播传承的桥梁。
文博演讲环节,来自上海、西安的两名同学分别精彩讲述了“杜虎符”和“跪射俑”两件陕西文物的故事,孩子们风趣幽默的表达,让现场观众惊喜不已。随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向几位博物馆负责人提问:“汉景帝和皇后为什么帝后分陵?”“兵马俑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长安什么时候改名西安?”等,各位馆长精彩的回答让现场气氛高涨。
“我们经秦汉传续,虽历五千年而不老,中国依旧如旭日朝阳。”两地学生齐声朗诵《何以中国》的解说词,为本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记者 张静)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