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撇一捺中蕴含师者仁心 陕师大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开笔

2024-07-16 00:36:06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陕西师范大学已经坚持了18年...

退休老教师等在认真书写通知书。(记者 尚洪涛 摄)

  群贤毕至开锦绣,八秩荣光翰墨香。7月15日上午,陕西师范大学2024年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暨“悦临书法经典”临摹打卡活动开笔仪式在长安校区新勇学生活动中心举行。老教授们用笔墨传情,共同为5200余名2024级新生书写录取通知书,祝福新一届学子在大学里学有所成。

  陕师大坚持18年手写通知书

  甘晖、吕九如、党怀兴等离任领导,文占绅、屈培恒、郭祖仪等退休老教师,西安市文联副主席蔡鑫、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石瑞芳、西安书学院院长王江等近20位书法家,陕师大7位校友、7位在职教师等纷纷来到现场,共同为新生书写录取通知书。

  记者了解到,今年参与录取通知书书写的10余位老先生平均年龄75岁,其中年龄最大的已91岁高龄。

  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陕西师范大学已经坚持了18年。18年的坚守,是文化的传承,是精神的传递。每一封录取通知书都蕴含着对即将踏入陕师大校门学子们的深情祝福与殷切期盼。

  陕师大校长游旭群在致辞中表示,笔墨挥洒间,饱蘸树人之志,一撇一捺中,蕴含师者仁心。今年是陕西师范大学建校80周年,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奋力扛起师范大学“国家队”的责任担当,始终坚守教师教育主责主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传承弘扬学校“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矢志培养更多卓越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助力西部和边疆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陕师大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西安市文联副主席蔡鑫在致辞中谈到,坚持18年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已成为陕师大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名片,彰显着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印记。她希望能持续深化与陕师大的交流合作,让校地合作在深度融合中实现共赢。

  据介绍,今年陕师大计划招收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2100名,来自山东的李颖同学就是其中之一,她以637分的好成绩被陕师大化学专业录取。

  “选择国家公费师范生,源自热爱与梦想;选择陕师大,源自信任与向往。今天切身感受到这堂关于认真、坚持、传承、创新的‘新生第一课’,更加确认了自己的最佳选择。这份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上,是喜欢的专业、心仪的学校、向往的职业。未来6年在陕师大,我将努力向上生长,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四有’好老师。”李颖激动地说。

  今年通知书设计和工艺全面升级

  18年来,陕西师范大学持续对手写录取通知书进行改良创新。今年的通知书在设计和工艺方面都进行了升级,更加古朴雅致。

  珍藏版通知书白底洒金的封面简约美观、主题突出,“录取通知书”五个字集字于颜真卿的千古名碑《多宝塔》,红金烫就,雄浑磅礴;印有学校建校80周年校庆标识的通知书成为“限定纪念版”;封底上书学校学风“抱道不曲 拥书自雄”,为学校已故著名书法家卫俊秀先生的书法作品,倡导广大师生追求真理、探求真知,修身立学,学以致用。右翻打开,内页宣纸复制中国传统古书名画所用特制宣纸,纹饰取自学校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秦凤纹砖的凤凰纹。通知书采用传统书画装裱技艺,封面与内页二者合一,既解决了宣纸不易保存的问题,又使得录取通知书浑然一体,更具韵味,是一幅独立、完整、古朴、自然的书法作品。报到版通知书,则以长安校区宏伟的俯瞰图为背景,由学校美术学院江锦世教授倾心创作,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笔法,浓墨晕染,淡彩勾勒,恰当展现出师大校园的风貌。

  记者在现场看到,参与学校“悦临书法经典”临摹打卡活动的学生代表现场临帖,书写纪念书签。字帖以“楷书四大家”之一的元代赵孟頫小楷字体集字而成,包含学校校风、校训、学风和各学院院训等内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让大学生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陕师大相关负责人介绍,18年手写录取通知书,也是学校文化育人的一个生动侧面。学校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载体,创新中华经典“诵写讲”教育实践形式,广泛开展诵读、书写、演讲、写作、诗词歌赋创作等实践活动,探索构建了以中华经典研习与汉字书写教育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记者 任娜 王佳玥)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毛笔 手写 录取 通知书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