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鼎、玉具铜剑、玻璃棋子……到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寻秦迹”

2024-07-07 07:42:13  来源:三秦都市报  


[摘要]全新改造提升的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重新对外开放,“大秦中枢·六合一统”陈列展览展出的74件(组)文物,均出土自秦咸阳城遗址...

展厅一角。

  近日,全新改造提升的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重新对外开放,“大秦中枢·六合一统”陈列展览展出的74件(组)文物,均出土自秦咸阳城遗址,以最新考古成果凸显秦都咸阳在秦以及中国历史上的突出地位和深远影响。

  74件(组)文物带领观众“寻秦迹”

  “公元前350年,秦国迁都咸阳,原先仅是小乡邑‘程邑’的咸阳,一跃而成为秦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秦咸阳城遗址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连接古今的秦汉文化带”核心区域,主要有宫殿、府库、道路、手工业作坊及水渠等大型建筑遗址和遗迹40余处。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是以秦咸阳宫遗址展示为中心、秦文化展示为辅助的遗址类博物馆。为适应现代博物馆展陈要求,更好反映秦咸阳城遗址最新考古成果,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提升工程突出“小而精”理念,展厅面积从200余平方米增加至400平方米,搭建起公众探寻秦遗迹的平台。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改造提升后的陈列展览分为“渭水贯都”“宫阙嵯峨”“帝国肇基”“保护传承”4个主题单元,共上展74件(组)文物、3个沙盘模型、1个建筑模型、73个(组)图文展板。“渭水贯都”单元通过秦咸阳城遗址沙盘、墙面立体模型、多媒体装置及图文展板,全面展示秦咸阳城遗址分布、建筑特点和“象天法地”的营造文化;“宫阙嵯峨”单元展出的秦咸阳宫复原模型与瓦当、石磬、玉璧、陶水管等文物陈列相呼应,重点展现秦咸阳宫的宫殿建筑风格和装饰手法,带领观众感受咸阳宫气势之宏伟、规模之大、布局之严谨、内部设施之完善;“帝国肇基”展出青铜鼎、玉龙形饰、玉具铜剑、秦诏版、钱币、高奴铜禾石权等出土文物,布设“六合一统”文字、度量等互动游戏,集中阐释秦朝帝制、天下一统实行的制度与政策,让观众更深入了解秦对于中华文明的重要影响;“保护传承”单元通过“解密秦宫”,考古学家带你看咸阳宫遗址微纪录片,展示秦咸阳城考古成果和保护传承工作成效。

  秦代玻璃棋子首次亮相

  “快看快看,这些秦代玻璃棋子上面的颜色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紫’。‘中国紫’目前在自然界中未发现,是中国古代人工制备的一类无机颜料,化学成分为硅酸铜钡,属混合物,易溶于水,在今天也是需要利用最新科学技术才能合成的一种物质。”7月4日,来自宝鸡的文博爱好者秦心怡看到展柜中陈列的紫色玻璃棋子,惊喜不已。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次首次展出的秦代玻璃棋子出土于秦汉新城坡刘村秦墓,共21件,长方体,大小基本一致,10件表面覆盖白色钙化结垢,部分可见透出绿色的质料原色,另外11件表面涂有紫色颜料。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古代工匠曾调出了两种特殊的色彩,“中国蓝”和“中国紫”,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中国蓝”和“中国紫”究竟是个什么颜色,却一直无人知晓。经过多年的艰苦攻关,文保专家首次在秦兵马俑的彩绘中发现了古人合成的“中国蓝”和“中国紫”,在彩绘保护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两种出现在秦兵马俑身上的特殊蓝色和紫色,后来经过实验室检测分析,被确定为“中国蓝”和“中国紫”,这种以往只出现在史书中的名字,终于以实物的形态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作为中国古代人工合成的两种有色化合物,“中国蓝”和“中国紫”不但代表了古代中国科技史中独树一帜的文明成果,还丰富了中国古代颜料的种类,是古代先民的智慧结晶。

  秦咸阳城遗址出土和采集文物万余件

  在展柜的一角,一组骨器引起了记者注意。“这几件马镳和这件其貌不扬的琴轸,都是在一个制骨作坊遗址发现的。”据工作人员介绍,制骨作坊遗址位于秦咸阳城宫殿核心区西部300米处,2015年进行了局部发掘,在约20平方米范围内,共出土600多公斤骨质遗物以及和制骨生产相关的铁工具、磨石。经鉴定,骨质遗物来自不少于203头的黄牛,骨料、坯料、半成品和废品构成了完整的工艺流程。

  制骨作坊生产的产品主供皇室贵族,唯有一件骨质琴轸应系工匠日常用品。琴轸是弦乐器上用来调弦的,制骨作坊里没有发现制作这类器物的原料、坯料和废品,只发现了一件完整器。考古专家据此推断,琴轸不是作坊生产的产品,而可能是工人用的物品,也就是说,可能有工人会弹琴。

  铜镜、瓦当、玉璧、陶水管……新揭幕的“大秦中枢·六合一统”陈列展览展出的74件(组)文物,均出土自秦咸阳城遗址。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渭河以北的秦咸阳城遗址展开了持续60多年的大规模田野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在遗址范围内发现宫殿建筑基址、手工业作坊遗址、平民居址和陵墓等各类遗存230余处,其中6处已进行了试掘和重点发掘,揭露面积15000平方米,清理战国秦墓千余座,出土和采集文物万余件,基本廓清了秦咸阳城遗址范围,各功能区的分布和性质,极大地丰富了秦汉考古学研究的实物资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文/图 记者 赵争耀)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秦咸阳宫 遗址 博物馆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