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西安市全面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到2030年,将142.7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方案》旨在对标国家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的目标,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整区域系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方位夯实西安粮食安全根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方案》提出,2024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0.59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2万亩。到2025年,在永久基本农田中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0万亩以上,占永久基本农田的70%以上;改造提升已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以上。到2030年,将142.7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全部完成2018年以前在永久基本农田内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任务,累计改造提升20万亩以上。
《方案》明确,重点工作包括:整区域系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分类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储备工作常态化、规范化,高质量完成好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依托考核评估规范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水平,持续推进产能认定交易工作,因地制宜推进村集体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其中,进一步明确,落实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的要求,新立项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必须在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鼓励将符合条件的土地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按照有关要求一次性建成高标准农田;坚持良田粮用原则,已建高标准农田种植非粮作物的,逐步引导农户恢复粮食种植;严格耕地占用审批,依法批准占用的高标准农田要及时补充,确保高标准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
此外,《方案》还进一步明确了灞桥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鄠邑区、高陵区、蓝田县、周至县、西咸新区、高新区、浐灞国际港、航天基地、经开区等地“一区一策”“一县一策”整区域谋划、系统推进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要点。(记者 顾荣)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