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欧亚学院第十五届阅读文化节即将启幕!与春日新展,共「阅」文化之美

2024-04-23 15:31:35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西安欧亚学院第十五届阅读文化节以一本创刊至今53年的杂志《汉声》为起点,汲取《汉声》的“声”与生命力的“生”交融,再现“中华文化基因库”的缩影。...

  历史往复,阅读始终与现实相应 ,书籍并不是故事、记忆的独断总结,我们借由每一本书的想象力,重拾思想的重量,去往更辽阔的疆域。

  西安欧亚学院第十五届阅读文化节以一本创刊至今53年的杂志《汉声》为起点,汲取《汉声》的“声”与生命力的“生”交融,再现“中华文化基因库”的缩影。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西安欧亚学院与9位收藏人携手敬呈《汉声》书籍共创纪念特展。时间会逝去,时代会变迁,但美总是会被记住,50余部《汉声》杂志珍藏书目,在设计、艺术、展览与对话间共享阅文之美。

  《汉声》创刊自1971年,刊名取自“大汉天声”,以保护中国民间文化为己任。杂志的创办人、发行人、总策划和艺术指导——黄永松先生,以“民间文化”“民间生活”“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5大种搭建起《汉声》的立体框架,建立了涵盖10个类、56个项和几百个目的“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基因库”。

  从1971年《汉声》正式出版第1期英文版杂志开始,每一期杂志出版,黄永松先生都会和他所带领的团队投入大量的选题容量和考证工作,从楠溪江畔濒临坍塌的老建筑,到黄土高原上被称为“母亲的艺术”的剪纸人……200多期《汉声》,记录了中国民间上百种民俗艺术,他们所传承的文化和信仰,得以重新大放异彩。

  走过半个世纪,在黄永松先生的坚守下,《汉声》杂志用精雕细琢的记录,保护着中华民间传统文化。每期《汉声》都配合当期内容,追求设计、装帧、印刷的最优解。

  编辑团队挑选容易被忽视的元素诸如传统日常生活用品、文具和文化用品等,再加之传统节日、神话传说、民间传记、风景古迹和传统艺术美术等特色展现,为读者打造精美的视觉体验,做到了最大化书籍的呈现方式。

  展览集合了9位收藏人的《汉声》杂志藏品,包括1994年出版《手打中国结》《老月份牌广告画》《福建土楼》,1995年出版《母亲的艺术》,1997年出版《夹缬》等共计50余部书目。翻开一页页《汉声》的记忆,其中蕴含的生命力扑面而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环境孕育出的艺术作品,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和还原,在今天仍能被我们阅读、瞻仰、铭记。

  作为一本坚守传统民艺的杂志,《汉声》深入民族文化肌理,以奔走纪录为鉴,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纵坐标。本次展览开幕特别邀请了在文化艺术领域深耕多年的五位嘉宾带来开幕对谈,走进《汉声》的艺术世界,共探民间艺术的生命力。(西安欧亚学院品牌传播部)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西安欧亚学院 阅读文化节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