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夕,以“创新多元争议解决机制完善知产协同保护体系”为主题的2024年知识产权争议解决论坛在西安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联合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西安浐灞国际港管委会共同主办,政府机构代表、法官、仲裁员、公司法务、律师、高校师生等近300人参加了论坛。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保护创新就是服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本次论坛以数字产业和多元争议解决机制协同发展为着力点,深度契合当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作为论坛的重要成果,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徐延波发布了《中国国际知识产权仲裁年度报告(2023)》。作为目前国内唯一聚焦知识产权仲裁、具有开创性的系列研究报告,年度报告对加强知识产权仲裁研究和实践总结、不断提升中国知识产权仲裁的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促进我国知识产权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将由中国法制出版社正式出版。
此外,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与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还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和完善国际商事纠纷及知识产权多元争议解决机制建设的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司法、调解、仲裁的对接协同,形成依法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效能集成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持续有力服务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
本次论坛促进交流、凝聚共识、成果丰硕。在主旨演讲环节,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一级高级法官周翔从建设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的角度,深入分享了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专题研讨环节以“调解助力知产纠纷和谐化解”为主题展开讨论,包含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西北大学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郑辉在内的五位嘉宾共同围绕调解在和谐高效、全面妥善解决知识产权争议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就如何促进知识产权调解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多元协同保护机制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文/图 记者 王甜甜)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