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暨西安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志愿服务项目启动

2024-03-04 08:04:52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赓续文脉 志愿当时”陕西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暨西安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仪式,在大明宫遗址公园丹凤门御道广场举行...

  3月3日下午,在第61个 “学雷锋日”到来之际,中共陕西省委社会工作部、中共西安市委社会工作部共同主办的“赓续文脉 志愿当时”陕西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暨西安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仪式,在大明宫遗址公园丹凤门御道广场举行。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西安是历史脉络中的千年古都,拥有无数文明遗珍,也承担着历史赋予的双重使命——保护和传承。弘扬雷锋精神,发挥志愿服务力量传承保护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国家队”“主力军”,是新时代留给西安的考题,也是历史文化积淀转化为经久不息文化自信的创新路径。

  启动仪式上,领导嘉宾为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西安市群众艺术馆、大明宫遗址公园以及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共6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志愿服务队代表授旗。这些志愿服务队伍将奔赴公益性文化服务现场,以满腔热忱和专业技能“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西北大学志愿者代表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志愿服务倡议书,号召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年群体奋发有为、投身公益,让文化瑰宝在新时代大放异彩、代代相传。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赓续文脉,时时可为。启动仪式结束后,在活动现场,关中民俗博物院“华阴老腔”展演队以及包括省市“最美(佳)”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代表在内的28支志愿服务团队,为市民群众带来音乐会、爱心义诊、小家电维修、应急救援科普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还将非遗文化、垃圾分类、文明出行等主题融入趣味游戏,引得大批市民驻足体验。

  在西安博物院的非遗展示区,雕版印刷和瓦当拓片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打卡。9岁的李思雨小朋友原本陪姥姥来大明宫遗址公园踏春,没想到被热闹的活动吸引了。看到大家体验雕版印刷,李思雨也蠢蠢欲动,她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使用油墨印染雕版,铺上纸后用滚轮刷几下,一幅绝美的“唐朝侍女图”就映入眼帘。“太美了,我要拿回家裱起来。”她说。

  另一边,西安红十字会急救培训队的志愿者正在对体验的市民进行急救知识科普以及手把手的实操演示。家住未央区的市民秦先生向志愿者询问海姆利克急救手法,工作人员进行了认真示范。“家里有老人孩子的,掌握海姆利克急救法非常有必要,关键时候能救命。今天有幸碰到红十字会急救培训队人员,手法传授得也很专业。”秦先生说。

  在本次活动的分会场,“探索西安·大明宫遗址保护”志愿服务项目更是吸引了在场市民群众的热情参与。在大明宫考古体验区,学生们化身考古队员沉浸式感受文物挖掘过程;非遗传承集市上,汉服妆造、茶艺手法、中华礼仪的互动展示让非遗文化可亲可触,可学可用;公益沙龙《长安处处有故事》的作者、陕西交通广播主播高宇,则带着大家在街巷的前世今生里追溯城市记忆。

  据了解,西安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后,将构建全方位、深层次、高效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志愿服务项目孵化机制,孵化一批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收实效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持续探索新时代志愿服务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利用、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平台新方法新路径和新实践。(文/记者 王甜甜 图/记者 杨力)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学雷锋 志愿 服务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