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秦俑——秦陵苑囿之K0007陪葬坑”展览开展

2024-02-01 00:51:18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何止秦俑——秦陵苑囿之K0007陪葬坑”展览开展,展期3个多月,自2024年1月31日至2024年5月5日...

  “孤是秦国的鹤,你道是怎样一只鹤……”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出土的秦始皇陵青铜鹤入选了《国家宝藏》第三季,国宝守护者富大龙当时铿锵的演绎曾备受好评。1月31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何止秦俑——秦陵苑囿之K0007陪葬坑”展览开展,展期3个多月,自2024年1月31日至2024年5月5日。

  国宝青铜仙鹤出土于K0007陪葬坑,这件国宝是其中最完整的一件,仙鹤俯首捉着青铜鱼,生动再现从水中取食的瞬间形态。展览以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为基础,以青铜水禽为重点,展出的57件展品来自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包含别具一格的陶俑,鲜活灵动的青铜水禽,其貌不扬的锈块以及残缺的脚掌……共同讲述了K0007陪葬坑不同于秦兵马俑军事题材的文化内涵,鲜明地表达了秦始皇帝陵何止秦俑,秦文化何以强大。

  展览在形式设计上颇费心思。整体以白色为基调,少量运用水禽的铜绿色,更突出鲜活灵动的圆雕水禽。空间布局巧用了水禽坑的文化元素,采用水的蓝色,鸟展翅的形状来设计;选择水纹灯模仿水禽生活的波光粼粼的水环境;运用“霍格沃兹魔法墙”、电视触摸屏等展示手法,补充了文物背后的内容,延伸了历史文化信息。

  展览从三个方面,即水禽出“水”、匠心独运、片羽重辉讲述了K0007陪葬坑巧妙的借景式的设置,独创性的内部水环境的营造,重点介绍了精巧细思的青铜水禽的工艺技术,凸显秦文化的多彩性和工艺技术的创新性。

  水禽出“水”,通过水禽坑的发现、建筑、别样的陶俑,灵动的水禽说明它位置的设置、内部建筑结构的营造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的关系,以及水禽坑的文化内涵。

  第二部分讲述彩绘青铜水禽铸造成型,使用了泥芯撑、铜芯骨、铜隔档等辅助,采用了芯骨、铜片镶嵌补缀、贴塑等工艺措施,对沙眼、孔洞等缺陷采用了一种特殊的修补工艺,即“铜片镶嵌补缀工艺”。这种工艺,与西方古埃及、古希腊青铜雕像的工艺接近甚至相同,但在芯撑、芯骨等具体材质上以及铸造工艺方面上明显具有本地化的特征,展示秦人超乎想象的审美潜质及强大的创新能力。第三部分从保护、修复、重现说明科学的分析与研究、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将残破的文物恢复其结构的完整性和艺术的完美性从而重获新生。

  展览最后是一只宛如维纳斯断臂之谜的仙鹤姿势之谜,有趣的疑问引发在场小朋友的趣味猜测,促进学者们对秦文化研究的重视与深入。(文/记者 张潇 图/记者 李明)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秦始皇帝陵 K0007 陪葬坑展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