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樊星)12月12日,由渭南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东秦”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临渭区,先后来到临渭区解放街道光华社区、陕西路社区;杜桥街道办国贸社区、三贤路社区,采访了解了临渭区以“党建+”模式为引领,深入改善民生、强化基层治理、热情服务群众实施的具体举措。
临渭区解放街道光华社区土产小区是区内原国有企业土产公司家属院,公司破产后,小区就变成了典型的无人管理小区,居住环境差、治安乱、安全隐患突出。得知小区管理面临的困境后,解放街道光华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经过入户走访、征求民意,对小区及时实施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为了全面解决小区存在的治安隐患,社区协调相关包联单位,为该小区安装了监控系统,并组织成立了巡逻队伍,定期开展治安巡逻和居民生活、出行等安全隐患排查。陕西路社区是一个集单位、居民于一体的混合型社区。辖区老旧小区多、管理难度大、群众参与治理积极性不高,使得社区管理面临不少困难。2010年,陕西路社区党员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小区居民有茶余饭后坐在一起聊天的习惯,于是,社区党员发起了自带小板凳进小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倡议。
据陕西路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张亚军介绍,“小板凳”成立了13年来,参与人数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在册登记队员91人,参与人群不仅有党员志愿者、社区干部、网格员,也吸引了共驻共建单位、流动党员、社区志愿者加入,活动频次由一周一次发展为结合群众实际需求、高效灵活开展,并先后设立了党员义工服务队、卫生保洁服务队、扶贫济困服务队、便民助民服务队等8支小分队,累计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9800余人次,服务群众1.5万余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300余件。
如今,“小板凳”工作法已经形成了“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网格长、共驻共建包联单位、志愿者“拎凳”办公,主动与居民一同学习政策、共商社区工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小切口撬动“大治理”。
临渭区杜桥街道持续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助老为老”服务,提出“渭心愿”党建品牌,秉承“党建连心、同心同愿”服务理念,以助力银发经济发展为路径,以“关爱一老”为小切口,聚焦辖区老年人群在社会保障、养老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按照“示范先行,全面建设”的思路,重点聚焦生活照料、医疗康养、智慧助老、志愿服务、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红色帮办七个方面,率先在国贸社区、三贤路社区、乐天社区、中心广场社区建设银发服务驿站,通过整合社区资源,丰富活动载体,打造高质量为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需求,为街道老年人提供“就近可及”的银发服务。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