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家庭,为家庭成员带来福祉,也为社会进步凝心聚力。日前,西安市委宣传部命名了12个“西安市群众最喜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西安市妇联“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讲述“最美家庭”的故事、议文明家风家规、秀家庭幸福生活,已成为西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
“最美家庭”日常点滴演绎好家风
12月2日晚,在一个普通的小家里,姥姥,妈妈和6岁的小朋友兆兆正围在一起学习钢琴。3人边唱边练,互相纠正,房间里弥漫着欢声笑语。
这是今年荣获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的西安刘佳家庭温馨的一幕。最近,这个家庭祖孙三代一起报名公益钢琴课,学习钢琴成了每天的固定功课。
刘佳的外祖父是老师,在他的影响下,刘佳的母亲爱上了写作,和外祖父共同创作,原创165首诗词与十余万字的散文集,记录人生感悟。生活中一个个酸甜苦辣的往事,如同珍珠般被刘佳的母亲细心串起来,成为一篇篇美文。
刘佳在基层街道工作,爱人在国企从事党建工作。夫妻俩工作中相互鼓励,齐头并进;生活中相互理解,举案齐眉。“母亲不仅在书中写,也常常教育我们向德向善,做一个善良谦逊、物质俭朴的人,看淡物质财富和名利。”刘佳说,虽然她的家庭没有大富大贵,但好的家风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只有小家相亲相爱,邻里才能守望互助,社会才能和谐相处。”来自全国“最美家庭”的张珂说。张珂工作于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刑侦大队,丈夫是一名基层派出所所长。作为同行夫妻,他们同披一抹“平安蓝”;作为同行战友,他们在家庭和工作中做着抉择。
结婚17年来,夫妻二人总是聚少离多,但他们始终相守惦念,再忙再累也不忘每天打个电话报声平安。没有家庭分工,没有主内主外,无论谁手头的工作先结束,都会早早回家打理家里事务,陪伴儿女。这个家庭虽平凡普通,但被精心呵护,十几年如一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用平凡生活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以小家和谐共建社会和谐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似涓涓细流,滋润家人比邻。这些各行各业“最美家庭”互敬互爱、爱岗敬业、守望相助、向上向善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家庭在传承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厚植家国情怀、弘扬文明新风方面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
“紧紧抓住家庭文明在社会文明中的重要作用,以寻找推荐揭晓‘最美家庭’为载体,厚培家庭文明沃土,以小家庭的和谐共建大社会的和谐。”西安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薛林莉说,市妇联为不断深化家庭文明创建内涵,持续做实做好常态化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建立以妇联为主导,纪委监委、文明办等多部门参与,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联动的“1+N”创建模式,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
记者了解到,活动开展以来,市妇联共推选出全国“五好家庭”17户、全国“最美家庭”29户、省级“五好家庭”71户、三秦“最美家庭”161户,市级“最美家庭”3800余户。结合“三八国际妇女节”“国际家庭日”等纪念活动,揭晓表扬“最美家庭”,广泛宣扬“最美家庭”事迹,累计开展家风建设类活动千余场次。(记者 袁玥)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