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陕西将加大对涉气污染源各类违法行为、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和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这是记者11月24日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胡世军介绍,今年,针对关中地区尤其是西安、咸阳、渭南三市空气质量在全国重点城市排名靠后的问题,生态环境执法部门组织开展了全年、全覆盖、不间断的关中地区大气监督帮扶,采取“交叉执法+部门联动+科技手段”的方式精准解决问题。
截至11月15日,对检查发现的环境问题,1538个问题要求立行立改,4636个问题要求限期整改,1个问题停产整改,1个违法问题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990个环境违法问题移交相关市(区)生态环境部门依法查处督办整改,119个问题移交职能部门、监管部门依法查处。
当天的发布会上,胡世军还介绍了2023年“利剑治污”专项行动开展情况。
“2023利剑治污”专项行动自今年8月启动,主要对涉气污染源各类违法行为、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和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进行集中打击。截至11月6日,全省共办理“两打”案件85起,行政处罚1184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25起,刑事立案14起,发布典型案例12起。
在“2023利剑治污”第三方生态环境检验检测机构专项整治中,共抽查检查64家第三方生态环境检验检测机构300余份检验检测报告,发现问题176个,向当地相关部门移交20家机构问题;检查31家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发现9家存在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由省级环保部门立案查处,向市场监管部门移交5家,限期整改21家,立行立改5家。
为提升专项行动实效,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等部门开展了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督导和检查工作。共检查企业69家次,发现45家企业存在137个立查立改问题,18家企业存在34个限期整改问题,8家企业存在环境违法问题,已移交当地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
截至10月底,共检查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514家次,责令整改23家,立案查处14家,处罚款81.4万元,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人,刑事立案1起。
今年以来,全省共受理环境投诉举报3733件,已办结3530件,办结率94.6%。对2304件已办结案件进行了抽查督办。发放有奖举报金额9.57万元,涉及案件288件,公布有奖举报案例7起。(记者 石喻涵)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