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韩璋 记者 樊星)10月17日,记者从渭南市体育局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渭南市主动作为,积极落实中省关于体育事业发展的部署安排,在渭南市体育发展史上书写了追赶超越的精彩华章。
据介绍,渭南市体育局积极推动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努力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扎实推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十年来,体育成为城市形象的一张靓丽新名片。以体兴城、全民共享,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渭南体育,不断汇聚着奋进向上的蓬勃新力量。
十年以来,渭南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的意见》《渭南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渭南市“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渭南市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为全市体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实行“管办分离”,将全民健身活动、公益培训、健身指导等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全市体育社会组织从100多个增加到290个;社会体育指导员从3800人增加到24000人;健身站点从近200个增加到3800多个;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从无到有,现已建成11个,截至目前,渭南市共建成渭河生态运动公园、南塬自行车运动公园等体育公园26个;建成健身步道、自行车道1422公里;建成三大球场地2860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03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
十年以来,渭南市坚持“体育+”“+体育”双轮驱动,促进“体旅文商农”融合发展,整合各方资源,突出地域特色,结合实际打造卤阳湖航空运动体验基地、华山登山攀岩基地、黄河沙苑体育运动公园等重点项目,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体育产业公司,建成西部最大的足球草坪基地2021年全市体育产业经营单位达到4970家,人均体育消费额1479元,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69亿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除此之外,渭南市还连年举办“丝绸之路”国际足球、马拉松、自行车、龙舟、攀岩、轮滑等系列赛事,已形成自主品牌;先后承办了全国举重、游泳、体操、羽毛球、射箭、竞走、跆拳道及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青少年田径赛、青年男子篮球附加赛、青年女子篮球赛等高水平赛事;中甲联赛期间,在全国首创开辟“球迷专列”,获评“优秀赛区”“最佳人气赛区”;作为主场多次举行NBL全国男子篮球联赛、WCBA中国女子篮球联赛等职业赛事。2021年圆满完成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8个项目、1048场次赛事承办任务,是除西安外承办项目最多的城市,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项目中心、国家排协、国家足协、国家篮协等纷纷发来感谢信,对渭南赛区精心服务、精细组织、精准保障给予高度评价。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