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手办为古老戏曲注入时代音符 新生力量传承秦腔薪火

2022-10-15 07:54:54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国潮”在技术、商业、文化等领域高速崛起并圈粉,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国潮”是中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佐证...


友戏君的形象脱胎于各色戏曲人物。(西安凯创风韵公司供图)

戏宝盟手办。(西安凯创风韵公司供图)

  近年来,年轻一代喜欢将“国潮”作为表达自我情怀和文化态度的新形式。“国潮”在技术、商业、文化等领域高速崛起并圈粉,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国潮”是中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佐证。

  在西安,有一支年轻的团队,将国粹秦腔定制成两个“国潮”文化IP戏宝盟、友戏君,不仅让这些萌萌的秦腔小人儿登陆央视、走向世界,还在最近乘着数字藏品的顺风车又一次在网络上大火了起来。

  动画片《漫赏秦腔》诞生

  保留经典唱段并融入现代艺术元素

  国粹秦腔豪迈激越,网络时代如何被年轻人和孩子们接受?在戏宝盟、友戏君的品牌负责人韩寒眼里,这可不算难题。因为他觉得“萌”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让秦腔传统戏曲人物的形象萌起来、跃动起来,在传统形象的基础上赋予一些现代气息的灵动和萌态,戏曲人物自然就拥有了亲和力和传播价值。

  韩寒招募的团队成员都是“90后”,在创意方面都有自己拿手的一面,唯独欠缺的是对秦腔的深入研究和理论支撑。于是韩寒请来了百年剧社易俗社的老社长冀福记和现任社长惠敏莉,邀请秦腔专家们为团队小伙伴普及了大量秦腔史实资料,而且还无偿将珍贵的《三滴血》等老电影资料全部贡献出来。

  在易俗社的加持下,戏宝盟团队创作的75集动画片《漫赏秦腔》出炉了。这部动画片最得意之处,就是将易俗社传统的秦腔名作、名段、名家唱腔进行演绎和再创作,在保留和继承秦腔内在神韵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艺术元素,视觉效果萌萌的动画片,增加了秦腔的趣味性、观赏性和艺术性,让古老的秦腔艺术变得时尚有趣,迅速地拉进了与年轻人的距离。片中的秦腔唱段都是原音重现,比如《三滴血》声音素材,就来源于1960年刘毓中、陈妙华等主演的那部蜚声大江南北的秦腔电影。

  很快,75集动画片《漫赏秦腔》在中央电视台首播,紧接着又在陕西卫视、甘肃电视台、宁夏电视台播出,收视率一路长虹。《漫赏秦腔》系列中的动画片《秦腔三滴血》迅速荣获多个奖项:其中包括第十一届亚洲青年动漫大赛动画类比赛优秀作品奖、第十一届亚洲青年动漫大赛优秀戏曲奖、第二届陕西原创手机动漫大赛最佳音乐奖。

  《漫赏秦腔》制作人韩寒告诉记者:“我期待动画的形式能为古老的秦腔注入时代的音符,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爱上戏曲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

  古老秦腔人物变身憨态十足的萌宝

  惊艳了海外市场

  脱胎于秦腔的IP形象有了,并且获得了央视和观众的认可,戏宝盟、友戏君的周边产品自然应运而生。

  戏宝盟系列文创产品曾成为“西安年”的官方形象以及官方手办;戏宝盟还与国家京剧院、西安秦腔剧院联合开发文创产品。其中,与国家京剧院合作开发了基于京剧的系列文创,并创造新的戏曲潮牌“国粹新潮”。更精彩的是,戏宝盟还与亚马逊等多家渠道合作,开发戏曲文创产品的海外市场。

  于是,大家欣喜地看到,当古老的中国秦腔遇到现代化的传播方式,犹如插上了翅膀,获得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欣赏。也难怪,当古老的秦腔人物变身一个个华丽又憨态十足的萌宝,又有谁能“忍心”拒绝。

  在由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泰国文化部主办的“第14届中国电影节暨中泰影视交流周”上,《漫赏秦腔》又火了,尽管泰国观众听不懂这些原汁原味的秦腔,但是配上泰文字幕,加上动画片中主人公的表情、神态,泰国观众们还是能从中感受到“中国歌剧”的有趣之处。来自《漫赏秦腔》的衍生品更是成为现场泰国观众关注的焦点。萌萌的唐明皇、杨贵妃、秦腔武生、花旦,都令当地观众爱不释手,纷纷称赞中国秦腔萌宝从服装到头饰都惊艳绝伦。中国驻泰国大使、泰国文化部部长也来到《漫赏秦腔》展区,对秦腔人物衍生品和中国古老文化交口称赞。

  如今,行走在大唐不夜城街区,萌萌的唐明皇、杨贵妃,还有唐三藏彩塑迎接着八方宾客。那些戏宝盟的手办、书签、小罐茶、笔记本等系列文创产品,也走遍了全国各大动漫展会,并在西安市区内的各大景区内向市民游客展示秦腔形象萌态的一面,给许许多多的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芳华

  萌宝的数字藏品值得期待

  全球化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也是相关创意产业发展的驱动力。重视和挖掘中华民族深远的传统文化,保持文化自信、自觉,依然成为当下一股十分强劲的潮流。对此观点,韩寒认识的也是越来越深刻。

  “唐明皇、杨贵妃、唐三藏、薛平贵、王宝钏等戏曲形象的开发,灵感皆来自于秦腔。我们只是将一些戏曲元素加以提取、二次加工,进行一些简化、个性化设计。”韩寒说,戏曲是中华文明从未断代过的传承艺术,自从唐玄宗建立梨园开始,各朝各代的戏曲虽然有发展与提升,但戏曲一直是作为历史的传播者和见证者。戏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们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因为戏曲本来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大众、服务大众的一种艺术品类,所以戏宝盟系列产品主要走亲民化和快消品路线,在价格、实用性上面更多贴近大众需求,比较接地气,这也是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建立我省传统文化产品工艺项目、推进非遗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实践。

  惠敏莉指出:“用秦腔做动画形象,这是让年轻人和孩子们更快捷、更容易接受秦腔的途径,是网络时代对秦腔最有价值的传播途径。”

  敢探索、敢创新,传统文化焕发出的时代芳华,让更多人开始了解秦腔的故事、秦腔的人物。近期,韩寒团队第三部《漫赏秦腔》系列制作完毕,新近开发设计的数字藏品友戏君系列,也开始在网络上火了起来,他们正在开启数字藏品时代的探索之路。(记者 职茵 实习生 唐佳欣)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秦腔 IP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