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大型网络视频招聘会
今年以来,陕西省各级工会聚焦企业所需、职工所盼,推出了多项务实举措,精准发力稳就业、维权服务惠民生、凝心聚力促发展,在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中贡献了工会智慧和力量。
汽车装调工决赛。
助企纾困解难题
受疫情影响,部分中小企业用工出现难题,在举办春季大型网络视频招聘会和工会主席直播送岗的基础上,西安市总工会持续举办“真情送岗暖民心·就业援助见实效”主题就业创业招聘活动,总计将提供10万余个就业岗位。
助企纾困,稳岗就业是核心。与西安市总工会一样,全省各级工会在出台稳经济、促发展的政策措施中,把稳岗就业当成履职尽责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工会就业服务品牌。今年春季,全省工会同步启动“工会春送岗位 助力复工复产”就业服务活动,搭建云人才市场平台,设立12个招聘现场,3223家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4437人。
咸阳市总工会举办“工会送岗位 就业暖民心”专场招聘活动,吸引103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845个;榆林市总工会开展“工会送岗位”线上直播带岗活动,参会企业215家,提供职位986个;省总工会还先后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共战疫情 齐促就业”援助就业困难群体、“阳光就业·筑梦青春”2022年高校毕业生专场等多场网络招聘会。目前,全省各级工会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612场(次),提供就业岗位50.2万个,累计达成就业意向10.5万人。
助企纾困,缓解资金是关键。在前两年为小微企业返还工会经费9500余万元的基础上,截至目前,省总工会已返还工会经费4400万元,惠及小微企业8500余户,力促小微企业稳岗稳产。
省总工会举办送清凉活动。
多措并举办实事
教师节前夕,省教科文卫体工会系统筹集资金200余万元,走访慰问教职工。近年来,省总工会通过构建“三位一体”帮扶机制,向各类学校工会拨付“送温暖”和帮扶资金400余万元,切实做好困难教职工和劳模的关爱工作。
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防控双重压力,今年陕西各级工会加大力度,投入“送温暖”资金近2亿元,慰问困难职工、劳动模范和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干部职工;筹集“送清凉”资金2.15亿元,走访企业和工地超过2万家,慰问一线职工和农民工120余万人次,排查危害职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故隐患2万余件;发放“金秋助学”资金970余万元,帮助职工和农民工子女2808人,下拨中央财政和省财政专项帮扶资金2276万元,在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中彰显了“娘家人”的担当作为。
结合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第九次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等活动,省总工会组织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已建成覆盖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工会组织1229个,建成市级行业工会联合会20个、县(区)及以下行业工会联合会110个,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会员14.8万人。
今年,陕西各级工会持续加强职工活动阵地建设,以适应职工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截至目前,已补助市县工会2000万元,提升改造及新建工人文化宫14个;建成工会爱心驿站748家;建成省级职工书屋100家,开展线上线下读书活动6000余场。
陕西省主题劳动竞赛启动。
激发活力出实招
因地制宜,想办法、出实招,多措并举助推经济发展成为全省各级工会身体力行的大事。
宝鸡市作为全省首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城市,拿出176.6万元对在企业生产创新和传帮带活动中树立良好榜样的劳模工匠、一线技术工人等进行奖励和慰问;榆林市总工会打出“协助企业平稳有序复工、为小微企业提供工会经费政策支持、搭建劳模平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关爱职工和保障职工权益”的组合拳,有力促进经济增长、保经济发展安全;安康市总工会围绕西康高铁等重点项目和富硒食品、社区工厂等重点产业,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促进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
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更是各级工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拿手好戏”。今年,省总工会围绕全省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在全省开展劳动竞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共打造10个示范性竞赛项目、100个重点竞赛项目、选树1000个竞赛标兵、指导1万户企业开展特色竞赛,覆盖职工500万人次。
此前,省总工会、省国资委将“陕西工会消费帮扶采购平台”升级为“陕西乡村振兴消费帮扶云平台”。今年,该平台已帮助销售陕西56个脱贫县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280家巩固脱贫的中小企业(合作社)的千余种消费帮扶产品达3500万元。截至目前,陕西乡村振兴消费帮扶云平台注册采购单位5390家、累计销售2.26亿元,推动全省各级工会线上线下采购消费帮扶产品近10亿元,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又一次彰显了“工人有力量”。(记者 马晴茹 通讯员 阎瑞先 李廷伟)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