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总理”的调解“神曲”:《左邻右舍》

2022-08-13 04:46:43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歌曲《左邻右舍》,是多年前邓菊梅和几位工作人员一同创作的...

  社区纠纷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6楼张家下水道不通,需要进5楼的李家修理,可李家“怕损坏自家墙体和柜子”不同意修,张家人因此无法正常使用洗手间,气不过去拉了全楼的电闸,两家人争吵不休……这是前段时间发生在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街道环南路社区的一桩闹心事。

  单元长协调不了,楼长劝不住,张家李家的事反映到了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邓菊梅这里。“这事好办!定不会破坏你家柜子。”干了22年社区工作的邓菊梅十分熟悉各居民楼里的管道装修情况,到李家“拧了两个螺丝”便打开了管道箱,施工人员一会儿就修好了管道。

  “古时就有‘六尺巷’的故事。邻里之间谁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行个方便呢?”管道修完,邓菊梅把两家人叫到一旁,耐心地劝解,并和其他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唱了一首《左邻右舍》。

  “城市里的高楼越来越多,人们之间越来越缺少联络,是周围的环境改变了你我,还是我们自己相互封锁……功名利禄虽然给人诱惑,但是人间真情更能暖心窝,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没错,别让道道围墙把你我阻隔……”歌声在楼道间回荡,歌词不长,字字暖心。

  “邓大姐,我们知错了……”在邓菊梅的见证下,张家李家两家人握手言和。

  楼上楼下互不熟悉,如何拉近左邻右舍之间的距离?这是邓菊梅常常思考的问题。这首《左邻右舍》,是多年前邓菊梅和几位工作人员一同创作的。

  “在市政小区住着一位大妈,70多岁了,儿女都不在身边,和邻居老刘家闹过矛盾,十几年不说话。结果有一天她突发脑梗,摔倒在地。恰逢刘家儿子路过,急忙联系了社区,将大妈送医。”邓菊梅介绍,“这件事给了我灵感。我总觉着邻里之间要互帮互助,如果刘家儿子因为长辈闹矛盾不伸出援手,那后果不堪设想。我平时也爱哼个歌儿,就编了些劝邻里和睦友爱的歌词,找区文化馆老师谱了曲。”

  “你别说,这歌在解决邻里矛盾方面效果还挺好!”邓菊梅笑着说。

  环南路社区有18个小区,其中95%以上是老旧小区。地矿局小区楼道窄,如果一家把门敞着,另一家的门就打不开,为“开门透气”的事情闹过不少矛盾;老楼隔音差,有些小孩晚上闹腾,楼下的住户经常“告状”到邓菊梅这里。

  “我一般先不问谁对谁错,先劝双方心平气和下来,然后教他们学唱这首歌。”邓菊梅说,一首歌的工夫,双方都冷静下来了。一首歌,既能化干戈为玉帛,也能在关键时刻解决问题。

  “同住一个社区,都是缘分,我的心愿是让大家多走动、多交流,成为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一家人’。”邓菊梅说。为了打破“钢筋混凝土”的束缚,让邻里间交流起来、熟络起来,更像一个“大家庭”,邓菊梅一直承担着“家长”的责任:她定期组织社区热心人士到困难家庭、独居老人家中开展公益服务活动,每年组织“端午节包粽子”“重阳节文艺汇演”“冬至包饺子”等活动,让社区居民一起动手、欢度节日。

  慢慢地,社区矛盾少了,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了,社区很多工作也便于开展了。近几年,环南路社区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全国妇联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党建示范社区、敬老模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邓大姐”的名声也传开了,社区成立了“邓菊梅工作室”,专门为社区群众调解矛盾、纾困解难。凭借着治理社区的那股“巧劲儿”,邓菊梅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

  “我的那个左邻右舍,吃过晚饭来我这坐坐;我的那个左邻右舍,有什么困难尽管对我说……”8月2日,69岁的邓菊梅再唱起那首《左邻右舍》,依旧是精气神十足。(孙鹏 李心怡)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社区 邓菊梅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