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记者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我省印发《陕西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技术指南:环境影响评价(试行)》(以下简称“技术指南”),明确规划和项目环评文件涉及“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内容,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应用。
据了解,2021年11月,我省12市(区)政府(管委会)全部发布“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全省建立起较为精细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衔接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等内容,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提出区域空间生态环境管理要求。
为加强“三线一单”成果在规划编制、环境准入、执法监管等方面应用,技术指南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落实“三线一单”生态坏境分区管控的要求进行了补充完善,明确了技术指南范围适用于全省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规范了“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内容在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要求以及相关图表格式。
省生态环境厅要求,各市(区)要充分利用本区域“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最新成果,主动服务规划部门和项目单位,做好环评文件编制相关保障工作。同时,在环评审查审批中重点关注空间管控要求,从宏观决策源头避免规划和项目出现环境“硬伤”。截至目前,省级共对161个规划和重大项目开展“三线一单”分析比对服务,提供先期选址选线的优化建议。
该技术指南是落实生态环境部《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试行)》(环环评〔2021〕108号)的具体举措,是全国较早涉及规范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的省级部门文件。(记者 高乐 实习生 郗婕妤)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