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高新区学龄期儿童饮食行为和习惯现状调查

2022-07-04 18:09:13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榆林市高新区学龄期儿童饮食行为和习惯现状调查...

 【摘要】

  目的:为指导学龄期儿童的合理饮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高新区4所在校学生,共3180人。自编调查量表,包括基本资料、饮食结构及摄入情况、进餐时间,由调查人员发放问卷给儿童父母,填完后交回。

  结果:榆林市高新区6~12岁儿童的儿童饮食习惯中,每天都有蔬菜摄入不到40%,有8.8%每周摄入蔬菜达不到一天的;每天食品中有豆类食物的只有20.8%,有38.7%的摄入较少;每天摄入蛋类的有25.8%,8.5%的儿童几乎不摄入蛋类;每天摄入奶类食物的有38.8%,几乎不喝奶及奶制品的占14.2%;每天有高脂肪饮食的占27.0%。女生蔬菜和水果以及奶制品摄入比男生多(均为P<0.05)。

  结论:榆林市高新区的儿童饮食结构不合理情况比较普遍,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参与,在小学课程中增设营养学相关内容,做好儿童及父母的营养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

  【关键词】榆林市高新区;学龄儿童;体格发育,饮食行为/习惯

  儿童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是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儿童的饮食行为不仅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并且也影响着成人后的健康状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本次调研通过调查榆林市高新区学龄期儿童的饮食行为状况,旨在为指导学龄期儿童的合理饮食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榆林市高新区在校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高新区3所学校,1~6年级学生,共3180人。

  1.2 研究方法

  1.2.1自编调查量表: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父母职业及文化水平;参考相关教材编制调查量表,包括饮食结构及摄入情况,儿童每餐饮食时间;

  1.2.2 实施过程 由医学背景的调查人员发放问卷给儿童父母,并向父母说明填表的要求,由父母负责填写完,交回到调查人员。

  2 结果

  2.1研究对象的年龄和性别构成

  本研究共抽取1~6年级学生3180人,年龄4~15岁,其中男生1798人,女生1382人。各个年龄段的构成情况见表1。在结果分析中主要以6~12岁学龄期儿童为主,共3159人,其中男生1782人,女生1377人,以下表格统计数据应以此数据为准。

  表1 研究对象的年龄和性别构成情况

 

  2.2 榆林市高新区学龄期儿童的饮食习惯情况

  2.2.1高新区学龄期儿童的饮食习惯状况 儿童饮食习惯中,每天都有蔬菜摄入不到40%,每周摄入蔬菜达不到一天的,还有8.8%;每天食品中有豆类食物的只有20.8%,有38.7%(33.5%+5.2%)的摄入较少;每天摄入蛋类的只有25.8%,8.5%的儿童几乎不摄入蛋类;每天摄入奶类食物的只有38.8%,几乎不喝奶及奶制品的占14.2%;每天有高脂肪饮食的占27.0%。见表2。

  表2 高新区学龄儿童平均每周内摄入各种食品的天数情况 

  2.2.2不同性别学龄儿童饮食状况 儿童的饮食习惯中,男生和女生的蔬菜和水果摄入情况、奶及奶制品摄入情况差异有显著性(c2=87.133,8.800,均为P<0.05),女生蔬菜和水果以及奶制品摄入比男生多。其他的饮食习惯男生和女生没有差异。见表3~表9。

  表3 不同性别儿童平均每周内摄入蔬菜和水果的情况 

  表4 不同性别儿童平均每周内摄入瘦肉鱼禽类的情况

  表5 不同性别儿童平均每周内摄入豆类和制品的情况 

  表6 不同性别儿童平均每周内摄入蛋类的情况 

  表7 不同性别儿童平均每周内摄入奶及奶制品的情况 

  表8 不同性别儿童平均每周内摄入甜食的情况 

  表9 不同性别儿童平均每周内摄入高脂肪的情况 

  2.2.3 不同年龄段学龄期儿童饮食状况 不同年龄段儿童在摄入蔬菜和水果、奶及奶制品、甜食、高油高脂肪食品4个方面差异有显著性(c2=33.554,49.411,37.854,43.950,均为P<0.05),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增加,奶及奶制品摄入降低,甜食摄入减低,高油高脂肪饮食有所下降。见表11~表16。

  表10 不同年龄儿童平均每周内摄入蔬菜和水果的情况

表11  不同年龄儿童平均每周内摄入瘦肉、鱼类的情况

  表12 不同年龄儿童平均每周内摄入豆类及制品的情况 

  表13 不同年龄段儿童平均每周内摄入蛋类的情况 

  表14 不同年龄儿童平均每周内摄入奶及奶制品的情况

  表15 不同年龄儿童平均每周内摄入甜食的情况 

  表16 不同年龄儿童平均每周内摄入高油、高脂食品的情况 

  2.3. 榆林市高新区学龄期儿童的每一餐进食速度

  2.3.1 不同性别学龄期儿童的饮食每一餐进食速度 从每餐进食时间来看,近60%儿童进食的时间在10分钟~20分钟,有部分儿童进餐时间在10分钟以内,吃饭速度较快,占7%。见表17。

  表17 高新区学龄期儿童的饮食中每一餐进食时间(分钟) 

  2.3.2 高新区不同年龄学龄期儿童的饮食每一餐进食速度 不同年龄段学龄期儿童进餐速度有统计学差异(c2=57.881,P<0.05),吃饭时间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少。见表18。

  表18 高新区不同年龄学龄期儿童的饮食每一餐进食时间(分钟)

  3讨论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大多通过吃和穿来体现。一个人饮食习惯的养成,主要源自家庭。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居民过去的饮食经验和习惯,正在遇到新的问题和挑战。为了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儿童必须每天从食中获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如果儿童饮食中的营养物质供给不足或比例失衡,均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影响体格发育和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影响智力发育、学习能力和成年后的劳动效率。

  陆晓怡[1]2018年的文献报道,小学生有不良生活方式者比例较高。本研究显示,榆林市高新区 学龄期儿童的膳食中,饮食结构不合理情况比较普遍,这与已有文献中的报道一致[2]。儿童每天都有蔬菜摄入的人数不到40%,这一数据高于2020年报道的阜阳市小学生[3],有8.8%儿童几乎不吃蔬菜和水果,究其原因,可能与当地的风俗和饮食习惯有关,榆林地处陕北,靠近内蒙,夏天比较凉爽,冬天寒冷,当地又有牧羊等优势,因此饮食中普遍喜欢谷薯类,肉类以红肉为主,另外有些家属对于蔬菜的烹调方法掌握不当,家中蔬菜较为稀少;本研究表明,学龄期儿童豆类食物摄入不足,有38.7%(33.5%+5.2%)的摄入较少(每周≤2次);每天摄入蛋类的儿童只有25.8%,而有8.5%的儿童几乎不摄入蛋类;每天摄入奶类食物的只有38.8%,几乎不喝奶及奶制品的占14.2%,可能是因为当地居民的饮食健康意识不够强烈,有关食品的相关知识欠缺,同时也提示国家倡导的蛋奶工程落实欠佳。

  高新区学龄期儿童的饮食习惯中,男生和女生的蔬菜和水果摄入情况、奶及奶制品摄入情况存在差异,女生蔬菜和水果以及奶制品摄入比男生多。提示,一些女生可能比男生更注重健康,提倡食物多样性。

  本研究显示,近60% 儿童进食时间在10分钟~20分钟,且吃饭时间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少,说明高新区的学龄期问题饮食行为不佳,儿童进餐时间不足,速度偏快,高年级学生更为明显,可能与高年级学生面对中考,压力加大,节奏变快所致。

  本研究提示,榆林市高新区学龄期儿童,存在饮食结构不够合理,饮食行为欠佳等情况,与有关报道相似[5],不符合儿童的生长发育要求。文献报道显示,吴慧丹[6]等对小学生的营养健康宣教干预后,效果显著。在此建议,当地政府部门参与,把营养学当成一个选修课程,要求小学期间,对儿童以及父母进行营养知识的健康讲座,改变传统的饮食习惯,建立科学的健康的饮食行为,合理营养,平衡膳食,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参与调查人员:

  尚建梅  李蓉  周小燕  刘爽  何宇 李梦西 尚金澍

  基金项目:榆林市科技局技术研发项目(2019-188)

  作者单位:榆林市仁济妇女儿童医院,陕西榆林,719000;1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作者简介:尚建梅(1975-),女,陕西吴堡,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宫颈癌的预防及筛查,儿童生长发育

  通讯作者:周小燕,女,陕西宜川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疾病预防控制

 

  参考文献

  [1]陆晓怡,肖元元,王佳等.上海城郊中、小学生生活方式和糖尿病知晓率调查.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7):46-49.

  [2]刘瑞庚,薛玲.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某小学学生饮食行为现状调查.医学动物防制. 2017,33(1):73-77.

  [3]代广辉,王敏,郭玉敏.阜阳市小学生饮食行为调查研究.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0, 21(6):608-613.

  [4] 郑梦琪.我国六城市四、五年级小学生营养素养及饮食行为的现况研究[D].2017,

  [5] 鲜金利.重庆4—5 年级小学生食品相关因素对其饮食行为和超重肥胖的影响[D].2021,5.

  [6]吴慧丹,苏玲,居文.福州市某校小学生营养健康宣教效果评价.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8,14(2):89-92.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榆林市 学龄期儿童 饮食行为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