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 有尊严、有体面、有质量、有温度是耀州华原医养康医院院长严竞最常挂在嘴边的话。从一名内科临床医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医院院长,从医近20年的严竞见证了许多老人生命最后的时刻。她用真情、用细致入微的爱,守护着老人们生命的“最后一公里”。
2008年,在铜川新区阳光医院担任内科医生的严竞遇到一名80多岁的患者。老人刚做完食道癌手术,但因为身体虚弱,伤口一直没有愈合,经常往返西安住院治疗。长时间的治疗给老人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一时间没有活下去的信心。在一次伤口清创中,严竞了解到老人的情况,主动为老人开解思想,查找伤口反复的原因,在她耐心的清创治疗下,一年半后老人的伤口彻底愈合。
“这件事情对我触动挺大的。一些大龄的重症患者在手术后会有很大的思想波动,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考验。挺过来就是重生,挺不过来生命很快就走到了尽头。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老人在生命的最后过的有尊严、有体面、有质量、有温度?”从那时起,严竞就经常思考如何度过生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021年,已经从临床医生成长起来的严竞来到耀州华原医养康医院担任院长一职。刚到医院她就提出口号“帮天下儿女尽孝,让万家老人安康”,开始大刀阔斧的实现她的职业目标——“安宁疗护”。没有资金就借,自筹资金300余万用于医院病房的改造,以及康复设施的购置。没有专家就请,经常“三顾茅庐”只为和专家面对面沟通一次,在她的真诚行动下,一批有名望的退休老专家被请来医院坐诊。没有经验就学,大到设备购置,小到病房窗帘颜色,每一项细节,都被严竞琢磨了又琢磨。严竞说,安宁疗护不同于以往的治疗,它是协助临终患者度过一段舒适、安稳、有意义、有质量的生活,所以医院的各个细节都要经得起推敲。
“安宁疗护不仅给患者身体上的症状进行缓解,还给患者和家属心理上提供了支撑。”严竞说,很多患者的家属在患者生命最后的时刻会陷入悲伤,孤立无助,这时候就需要他们来提供支撑。帮患者清理身体、整理衣物、联系殡仪馆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经常做的事。今年疫情期间,耀州区姚玉村一位患者被送至医院安宁疗护中心,因为其家人均有智力残疾,患者被送来时身边没有能签字的行为人。经过严竞的评估判断,患者情况特别不好,当即就带头打热水给患者擦洗身体,整理衣物。等到第二天村里干部赶到医院时,患者已经去世,看到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村里干部不停的说着谢谢!一年多来,在严竞的温情守护下,30余名患者有尊严、有温度的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公里”。在医院三楼的楼道,已经挂满了患者家属送来的锦旗。
“我们这有位大爷,刚来到安宁疗护病区时,生命预估周期是一周内,但在我们的疗护下他在这里已经度过了一年半,精神头特别好,现在见了医护人员还能唱两句。每次听到大爷的歌声,我就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讲到这里,严竞有些红了眼眶。她说:“人生就像一列行驶的列车,有起点也终会有终点,当生命进入倒计时,更需要陪伴与爱,对于生命终末期的老人来说,生命的温度比长度更重要。”(李乐天)
编辑: 穆小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