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琉光——从地中海到长安的古代玻璃艺术特展开幕 “琉”光溢彩间追寻丝路文化交流互鉴史

2022-05-18 00:43:05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西安博物院于5月17日正式开启“丝路琉光——从地中海到长安的古代玻璃艺术”特展,本次展览将展至8月18日...

玻璃花瓣纹装饰碗——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前4世纪。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明 摄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通道,由于丝绸之路的繁荣,玻璃很早便传入了中国,并在东方的文化生活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多元文明交流的象征之一。

  今年的5月18日,不仅是国际博物馆日,也是西安博物院建院十五周年纪念日,为表纪念,西安博物院于5月17日正式开启“丝路琉光——从地中海到长安的古代玻璃艺术”特展。展厅里,横跨古埃及、西亚、中亚、东亚各地的360件/组珍贵玻璃器文物,穿越历史、汇聚一处,呈现出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和长安地区的多彩文化,以及文化交流互鉴的灿烂历史。

  听古玻璃器“讲述”文明的故事

  一沙一世界,小小的晶莹珠子在火焰的洗礼下,焠炼成一份匠心。在历史的长河中,玻璃的地位曾一度非常高贵,最为独特的是,中国古代玻璃自出现伊始,就与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

  记者从西安博物院了解到,此次“丝路琉光——从地中海到长安的古代玻璃艺术”特展由西安博物院、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主办,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北京鉴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日本国驻华大使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黄山美术社支持。

  展览展品,由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的325件/组玻璃器,以及西安博物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的35件/组古代长安地区出土的玻璃器共同构成,参展文物总计360件/组。其中,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的玻璃器系首次在西安展出。这些玻璃器文物,时间跨度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14世纪,地域跨越古埃及、西亚、中亚、东亚各地。

  从迈锡尼地区出土的涡卷纹铸造串珠,到阿契美尼德时期的双耳壶;从希腊化时期的双耳瓶,到曾盛行于东地中海地区的玻璃珠……在展陈灯光的映衬下,一件件玻璃制品或雕琢细腻,或清透光亮,虽然它们曾经的持物者早已随历史而去,但数千年的晶莹光华,依然熠熠斑斓,讲述着文明的故事——在各个时期的大量玻璃遗存中,古代多文明之间科学技术、材料工艺、多边贸易、思想文化、艺术审美等系列要素的传播、演变、交流和融合,呼之欲出。

  在古玻璃器中直观感受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

  记者从西安博物院了解到,此次特展以《炉火初燃——玻璃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光华璀璨——玻璃艺术的变革与飞跃》《璃彩流转——丝路玻璃的交流与互融》三个单元为脉络,通过玻璃艺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玻璃艺术的发展特点。

  记者注意到,在《璃彩流转——丝路玻璃的交流与互融》单元,聚焦了参观市民的最多关注。西安博物院助理馆员王璐告诉记者,这一单元也是本次特展的最大亮点,通过展示丝绸之路开通以后诸多历史时期的玻璃器,呈现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和长安地区的多彩文化,特别是文化背后的交流与互动。

  在这个展区中,有多个组别的古玻璃器,虽然来自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域,但“长相”却非常相似。王璐表示,这正说明了在丝绸之路沟通东西的交互中,也将玻璃器的流行样态与共性特点进行了传播,由此,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玻璃器艺术,实现了跨越时空的传承。“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通道,在这条通道上,玻璃艺术见证着丝路沿线各地区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通过展览对照历史,观众能更直观地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与‘一带一路’的历史意义。”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8月18日。(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欢)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玻璃艺术 特展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