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韩璋 记者 樊星)4月14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及渭南高新区疫情防控工作基本情况。
4月13日渭南高新区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1名,均在高速卡口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有效管控,无市域内活动轨迹。目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势平稳有序,疫情处置可管可控,市民可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渭南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朱海战介绍,4月10日,渭南市蒲城县报告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4月13日,渭南高新区报告1例确诊病例(普通型)和1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接到报告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赴一线,现场指挥部署,市、县两级疫情防控指挥部昼夜处置。4月13日晚,渭南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连夜召开分析研判会和全市疫情防控视频调度会议,深入分析研判疫情形势,安排部署精准流调、区域管控、医疗救治、督导督查等防控工作,严防疫情进一步扩散。
一是迅速开展流调溯源。坚持“四早”原则,突出“快速精准”和“重点覆盖”有效融合,综合运用公安刑侦+大数据技术手段,精准复原感染者轨迹,全力追踪密接次密接人员。截至4月14日12时,临渭区、潼关县、渭南高新区累计追踪密接人员38人,次密接238人,均已落实管控措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二是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依据流调情况,潼关县、临渭区、高新区已划定4个风险点位,做到边流调、边转运、边隔离、边管控。
三是立即开展重点人员核酸检测。潼关县已在秦东镇开展区域核酸检测,累计采样7553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蒲城县主城区已完成2轮次全员核酸检测,3轮次封控区、管控区等重点人员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目前,蒲城主城区第三轮核酸检测工作正在进行。
四是全力保障群众正常生活需求。在落实好各项管控措施的同时,开设绿色通道,实行物资保障车辆统一标识和常规查验后放行,全力保障物资供应。目前,全市各县物资保障供应充足。
五是全面加强社会面疫情防控。鉴于当前疫情形势,全面开展物流从业人员、赴重点区域务工人员两类重点人员大起底、大排查工作,彻底摸清底数、活动轨迹、风险情况,做到防控工作心中有数。
目前,蒲城县经过多轮次的核酸检测,没有出现阳性病例。高新区报告的1例确诊病例和1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均在高速卡口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有效管控,无市域内活动轨迹,我市疫情防控形势平稳有序,疫情处置可管可控,请广大市民不恐慌,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同时,在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下,要认真履行好疫情防控“四方”责任,严格遵守各项防控措施。
一是严格人员流动政策。鉴于当前疫情形势,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带头落实非必要不离渭要求。广大群众要自觉接受服从检测、筛查、排查等管控措施,落实好疫情防控个人责任。
二是积极配合健康管理。重点地区来渭人员要主动向所在社区(村组)报备,接到推送的相关疫情信息告知后要做好个人防护,依法配合做好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工作。
三是全面强化常态化防控。要落实好测温验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常态化防控措施。市内涉疫县区要强化社会面管控,暂停一切非必要聚集性活动,特别是各类商场促销、密闭娱乐场内活动等。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
四是积极参与疫苗接种。接种新冠疫苗是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符合接种条件的居民要尽快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特别是要提高3—11岁和60岁以上人群免疫接种率,实现“应接尽接”,进一步筑牢群体免疫屏障
记者提问:面对当前疫情形势,高新区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措施是什么?
樊波:下一步,我区将对标“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以更高的政治站位,以更强的责任担当,更严的工作举措做好防控工作:
一是快之又快开展疫情应急处置。采取坚决、果断、严格处置措施,从快从细开展全方位流调溯源、转运隔离和“双检”筛查,深挖彻查密接、次密接和时空伴随人员,一个不漏地把风险人员找出来、控到位,严防风险外溢,确保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二是严之又严扎紧疫情风险口。保持高度警觉,坚持关口前移,统筹党员干部群众等各种力量,紧盯交通卡口、社区、小区等重点部位以及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动态升格管控措施,压茬推动“四方”责任落实到神经末梢、最后一米,及时消除责任“盲区”、防控“死角”,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风险、第一时间处置疫情。
三是紧而又紧织密疫情防控网。引导中高风险地区及疫情形势严峻地区来返人员返区前及返区后主动报备,严格落实落地查、落地检、落地管各项措施,同时对不配合防疫检疫、核酸检测,故意隐瞒活动轨迹、拒不配合流行病学调查等行为,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记者提问: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全球优势流行株,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特点,渭南市都做了哪些应对准备工作呢?
朱海战:为有效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输入和本土扩散风险,我市重点从不断加强流调队伍建设、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加快方舱医院建设、强化集中隔离点储备、开展中医药预防等方面全力做好应对准备工作。在流调队伍建设方面,坚持以打造“快、准、严、早”的高质量流调队伍为目标,成立疫情形势研判专家组,抽调公卫、公安、工信等相关专业人员1300余人,组成“三公联动”流调队伍130支,确保一旦发生疫情时,能够快速精准锁定目标人群。核酸检测能力方面,建立全市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增设2辆移动方舱实验室。目前全市共设立核酸检测实验室43家,全市核酸检测储备能力17.28万管,储备抗原检测试剂41万份。方舱医院建设方面,已完成了方舱医院选址(渭南经开区陕西渭恒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初步建设方案,建设方案已报省上审定,力争4月20日前各项工作准备到位。集中隔离点储备方面,严格按照每万人40间标准,储备隔离酒店209个,隔离房间22830间,并制定了依次启动集中隔离点应急预案。中医药预防方面,按照中药预防方案,各县市区储备不少于辖区人口一个疗程中药饮片,签订不少于两个疗程药材供应协议,并根据各自做好药材储备、调配、煎煮、分发部署工作。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