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创新举措,打出乡村振兴“组合拳”

2021-12-06 17:49:24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今年以来,佳县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目标,以防返贫监测和帮扶为主线,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主动作为,精准发力,通过实施五项创新举措,打出乡村振兴“组合拳”。...

  今年以来,佳县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目标,以防返贫监测和帮扶为主线,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主动作为,精准发力,通过实施五项创新举措,打出乡村振兴“组合拳”。

  评选“五面红旗”,激活党建活力。大力开展基层党建“555”工程创建活动,建强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产业带头人、道德模范等“五支队伍”,创建基层党建、巩固脱贫成果、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社会治理“五面红旗村”。每获得一面“红旗”,村干部相应提高享受待遇。如果获得“红旗村”荣誉,该村支部书记方可参与优秀党支部书记评选,并优先推荐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等,进一步激发了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积极性。目前,共评选51面红旗,涉及31个村(社区),受益村干部159人,奖励资金达110余万元。一大批致富能手返乡创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有效激活了村党组织的活力。

  实施“管水六法”,确保饮水安全。坚持“三分建七分管”的原则,形成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六个一”长效管护机制,即“一套管理办法、一套管理系统、一支管理队伍、一个考核机制、一个质量提升、一个举报服务电话”,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有效解决了农村饮水工程重建轻管的“顽疾”,提升了饮水工程管护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了农村饮水安全。同时,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了节约用水意识。

  打造7大产业链,助农增收致富。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制定发展优势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等实施意见,举行红枣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发展康养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等,积极与陕果、中天羊业、皓月、陕文投等龙头企业合作,重点打造红枣、山地苹果、红薯、羊子、肉牛、手工挂面、康养旅游等7大产业链,形成“镇镇有主导产业、村村有特色产品、户户有增收项目”,构建起“长短结合、多点支撑、全面覆盖”的产业体系,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建立“1136”机制,推动稳定就业。按照“就业围着增收转,岗位跟着群众走”的思路,建立“1136”机制,即守住一条稳就业底线,贯穿巩固人社扶贫成果为主线,突出脱贫人口为重点对象、就业帮扶和职业培训为重点工作、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为重点区域“三个重点”,实施转移就业拓展、创业带动扶持、技工教育赋能、职业培训提升、人才智力支撑、社会保险保障“六项工程”,确保脱贫人口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3万人,其中脱贫人口务工就业 1.6万人。

  创新金融服务,筑牢返贫屏障。启动全省首例红枣“保险+财政贴息+担保+银行”与全国首例生猪“期货+保险+财政贴息+担保+银行”创新项目,充分应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助力成效巩固。其中,红枣保险项目涵盖红枣价格波动和自然灾害两大主要风险,有效解决了佳县红枣产业“枣贱伤农”“看天吃饭”问题,保障枣农收入。争取资金为全县1.2万头生猪购买价格保险,在减少因市场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隐患,保障养殖户收入的同时,县政府又融入银行、担保等更多金融要素,加上政府贴息,缓解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问题。此外,榆林市首单“乡村振兴保”保险正式落地佳县。省人保财险公司开发了防返贫保险“乡村振兴保”,为775名脱贫群众免费赠送了425万元“乡村振兴保”保险,为3村1921人提供了1052万元的风险保障,降低了乡村居民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罹患疾病等致贫返贫风险,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保障。(记者 许鹏 通讯员 康亮亮)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佳县 乡村振兴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