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乾县乡党窦科峰当选中科院院士

2021-11-22 20:16:38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9人当选。...

  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韩永国)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9人当选。

  在中国科学界中,“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每两年增选一次。两院院士群体代表着中国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而“院士”头衔也标志着获得者在所处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作为教育大省,陕西科教资源富集,人才实力雄厚。此次新当选的院士中,陕西新增两院院士6人、外籍院士1人。其中,空军军医大学窦科峰因器官移植专业入榜。

  窦科峰,中国科学院院士,二级教授,1956年2月出生,咸阳市乾县城关街办北巨村人,1970年12月入伍,1973年10月入党,1980年9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外科学教研室、肝胆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担任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国家器官移植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普通外科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全军普通外科委员会主任委员,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

  作为我国器官移植领域著名临床科学家,窦科峰院士针对器官短缺这一难题,开展系统性创新性移植理论与技术研究。在国际上首创脾窝辅助性肝移植新术式,克服了原位辅助性肝移植需切除患者部分病肝,创伤大、移植空间小、技术难度大等问题,并实现系列临床应用,为终末期肝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被评为中国器官移植十大亮点之一,写入中国外科学进展;攻克活体肝移植供肝获取和移植肝血管、胆管重建等关键技术难题,完成国内首例成功的活体肝移植,主编国内首部《活体器官移植学》,形成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推广应用至国内多家医疗单位,推动了我国活体肝移植技术的开展;创新提出“优先、序贯、共存”三原则,有效提高了多器官联合移植的成功率,实施亚洲首例成功的肝胰肾联合移植,患者至今健康存活16年,保持国际最长存活时间纪录,以上成果推动了国内多器官移植技术水平的提高。

  窦科峰院士在国内最早开展异种器官移植临床前研究,完成国内首例基因编辑猪—猴异种肝移植临床前试验,带领团队对猪的人源化编辑和异种免疫抑制方案进行了大幅度改良(国际领先),与杨璐菡教授团队合作成功开展国际首例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敲除的多基因编辑猪—猴异种肝心肾移植,创造肝移植受体存活世界纪录,主编国内首部《异种移植学》专著,制定我国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并参与制定国际指南;为提高肝移植患者的术后长期生存率,围绕我国肝移植患者的常见原发病因深入开展基础及转化研究,揭示了肝纤维化、脂肪性肝病的细胞分子学新机制,为移植肝保护提供全新策略。

  窦科峰院士矢志科学研究、勇攀前沿高峰,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主持完成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科金重点等项目32项,在Cell Metab、Hepatology、J Hepatol、Cancer Res等期刊发表论文486篇,其中,SCI论文166篇,最高影响因子27,单篇最高他引1100次。

  作为师者,窦科峰院士倾心教书育人,先后培养博士后3人,博士研究生87人、硕士研究生112人,学生中约80%晋升高级职称,约60%成长为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或业务骨干,其中不乏“优青”“长江青年”“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优博”“优硕”获得者。从医之路,窦科峰院士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医师奖、军队育才金奖、中国医师协会首批“大医精神”代表、中华慈善总会“卓越贡献奖”“人民好医生”学术成就—科技创新典范、全军器官移植终身成就奖、空军科技领军攀高计划人才、空军军医大学教学终身成就奖等殊荣。

  11月19日上午,在家乡人民送去祝贺时,窦科峰对家乡人民说:“我是地道的乾县人,成长于乾县,家乡人民给予了诸多的关心和爱护。借此机会,向家乡人民问好,向父老乡亲表示感谢。此次,有幸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家乡的发展,利用专业所长,为乾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家乡人民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编辑: 穆小蕊

相关热词: 乡党 窦科峰 中科院院士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