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综合 2021年10月28日上午,铜川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二)——《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办实事》在铜川市图书馆举行。铜川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其伟致发布辞。
王其伟介绍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铜川市乡村振兴局坚持在办实事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开新局中彰显担当作为,年初拟定的8项办实事项目正在深入推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强监测筑防线
把防返贫监测和帮扶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首要任务来抓,在全市实行“周统计、月分析、季调度”的工作机制,综合运用网格化、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测、定期摸排、及时筛查预警,常态化、全方位跟踪掌握易致贫返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及时发现返贫致贫风险,截止目前纳入“三类人”144户428人,已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消除风险,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
聚焦稳岗位促就业
用好就业帮扶政策,多措并举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全市32595名脱贫劳动力中有24110人外出务工(其中省外务工3050人,省内县外务工7528人,县内务工13532人),超过了去年外出务工人数。全市新建社区工厂43家,累计运营103家,吸纳用工1894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01人。
安置确权优后扶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部署,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抽调专人成立专班,推进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工作,已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全市4156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办证工作。严格执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1+7”政策,60个集中安置点水、电、路、讯等基础配套到位,周边学位供给充足,医疗服务、社区自治和物业管理实现全覆盖。
拓宽渠道增消费
今年新认定扶贫产品162个,目前已有126个扶贫产品进驻国家832平台,462个扶贫产品进入国家扶贫产品目录。通过推进“三专一平台”建设,建成扶贫产品专柜222个、专馆60个、专区43个。广泛开展线上直播带货、帮扶单位助销等行动,拓展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已销售扶贫产品15854万元。
调优政策促衔接
调整优化教育帮扶、医疗帮扶和兜底保障等政策,持续推进控辍保学专项活动,落实联保联控、分类帮扶等举措,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脱贫群众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所有行政村均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第一村医已覆盖17个乡镇90个村,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等便民措施继续执行;制定了兜底保障有效衔接方案,已为农村低收入家庭2090户9852人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等相关政策。
驻村轮换强举措
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制定了干部选派和驻村管理相关办法,调整优化、轮换、选派驻村工作队246支、驻村第一书记203人、驻村工作队员546名,保持了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明确定点帮扶单位结对帮扶关系保持总体稳定,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广泛凝聚社会帮扶合力。
服务群众提效能
设立专门政策咨询和服务电话,及时认真做好政策咨询和业务办理,持续提升直接服务群众的效能。今年已解答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政策咨询16件,核实办理群众来电反映事项31件。
发扬先进学典型
深化“八星励志”“六比六看”等扶志工作,进一步激发脱贫群众发展内生动力。积极评选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组建“我是共产党员”岗位建功办实事宣讲团,在全系统开展了巡回宣讲活动,使党史学习教育成为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的重要平台。
下一步,王其伟介绍说,铜川市乡村振兴局将在铜川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突出“为民服务办实事”主题,统筹推进“六查六问”和“一强化三落实两拓展两提升”活动,持续做好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精准落实防止因灾因疫返贫致贫“十六条”政策措施,重点抓带贫机制兑现、促进稳岗就业、冬季取暖排查等,扎实做好各项帮扶工作,持续补齐短板弱项,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确保工作过硬、群众满意。
编辑: 穆小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