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筑造“绿色长城” 圆梦绿水青山

2021-10-06 06:45:42  来源:西部网  


[摘要]榆林使陕西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创造出属于中国乃至世界的绿色奇迹。...

  天之高焉,地之古焉,惟陕之北。

  曾经,榆林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严重地区之一,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生态区位极其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榆林市历届党委、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地带领全市人民造林绿化,尤其是1978年国家启动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榆林被列为重点建设地区后,激起万众信心,榆林人民不畏艰难、改革创新,将一株株鲜活树苗种植在广阔的大漠,牢牢将流沙拴住,守护百万亩良田。

  如今,榆林使陕西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创造出属于中国乃至世界的绿色奇迹。

心怀“国之大者”——“三北”工程造林2170.03万亩

  初秋的陕北,秋深情更深。

  在米脂县高西沟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你们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路子走的是对的。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殷殷期盼,切切嘱托,总书记对榆林生态文明建设的肯定,为广大干部群众造林植绿注入不竭动力。70多年来,榆林市坚持生态立市,强化顶层设计,历届市委、政府咬定治沙治土不放松,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打造“塞上森林城、宜居生态市”。

  榆林市委、市政府把破解资源富集与生态脆弱作为“十大战略”课题之一,提出了“三带三区”林业治理体系新框架,制定《榆林市三年植绿大行动实施方案》《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实施方案》,出台《加快绿色榆林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资源开采企业造林绿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建立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跟进,多渠道、多元化、全方位的投资体系,尤其是2010年以来,每年以不低于4亿元的投资额度,持续推进生态建设。

  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40多年来,榆林市已累计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2170.03万亩。全市林木保存面积由1977年的1629万亩提高到2360万亩,林木覆盖率由12.5%提高到36%。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的成片林165块,建成了总长1500公里的长城、北缘、环山、灵榆四条大型防护林带。

  沙区造林保存面积1364万亩,林木覆盖率43.5%,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治理,实现了局部区域由“沙进人退”到“林进沙退”的逆转。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由1977年的3.6亿吨减少到现在的2.68亿吨,全市呈现出天蓝、地绿、山青、水美的新面貌,榆林“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取得巨大建设成效。

深化改革创新——书写大漠绿洲壮美史诗

  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京举行,作为榆林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余年的石光银殊荣加身。

  时光不会忘记,40年前那个春寒料峭的黎明,外号“石灰锤”的定边农民石光银一声大吼:“死也要死在沙窝里!这事干成,就没白活这一遭!”不久后,石光银成为全国联户承包治沙先行者,带领群众大战毛乌素沙地,就此开创了一段石破天惊的历史。

  石光银是“三北”工程建设过程中榆林坚持改革创新的典型代表。20世纪70年代末,榆林市实行个户承包,所有宜林荒山荒沙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全部落实到户,实行个户治理,各种造林主体一视同仁,调动全民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随着政策不断放活,在机制创新上,榆林实行造林绿化工程制,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生态建设,将生态建设推向社会化。实行施工作业监理制,严把工程质量关,责任一包三年,按株核算。推行“育苗造林一体化”,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土地流转经营制,引导林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动员全市500多家煤、油、气经营企业自筹资金7亿元,造林70多万亩。

  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治理模式和技术,不断提高林业科技含量。“榆林沙区飞播造林”项目获得197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榆林沙区大面积治沙造林”项目获得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樟子松‘六位一体’造林技术”获得2013年榆林市科技二等奖……一项项先进的林业科技成果在实践中大显神威。

  同时建成国家级长柄扁桃工程中心和省级红枣工程中心,制定《樟子松造林技术规范》等地方规范,建立市县乡三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开展沙区盐碱地樟子松造林技术、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红枣降高塑形丰产栽培技术、灌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等成果推广,造林质量不断提升,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放眼望,如今,受风沙危害的150万亩农田,由过去“三翻五种,十年九不收”的贫瘠之地,变成了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形成了以防护林为屏障,节水灌溉农业为基础,粮、油、肉、奶为主导产品的绿洲农业新格局。榆林已经成为全省马铃薯第一大市、“第二粮仓”和全国非牧区养羊第一大市,全市各类经济林面积达到400多万亩,初步架构起红枣、“两杏”、核桃、山地苹果等独具特色的经济林果产业主框架,形成红、黄、绿各色相融的经济林果产业新形态,实现了林茂粮丰牧发经繁。

全面挺进“深绿”——建设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

  40多年来,为了生存和发展,榆林人民不屈不挠,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在毛乌素沙地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绿色屏障,演绎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动人乐章。

  定边汉子石光银的独子在运送树苗途中遇难,那天是植树节。

  靖边女人牛玉琴在沙海边缘植树800多万棵、造林11万亩,她的丈夫倒在造林工地上,她强忍悲痛,将丈夫生前画下的造林版图扩大了近7倍。她说:“只要活着,就要种树。”

  神木张应龙一头扎进荒漠,潜心研究治沙和沙漠植物开发。他凭借“不信沙漠开不出花”的信念,栽植40万亩长柄扁桃,在大漠开花生长,每年创造产值3亿元,带动5000个农户参与林木产业。

  还有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惠中权、李守林、郭成旺……一大批全国治沙造林英模在广阔的陕北大地上不断涌现。

  2018年6月14日,在榆林举行的“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上,时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指出:“中国的防沙治沙事业是从榆林起步的,而且榆林的治沙仍然引领着中国的治沙事业。”

  40余年风雨历程,40余年成果丰硕。榆林全市上下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先后开展“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生态长廊建设”“造林绿化示范点建设”等,在北部沙区建设樟子松、长柄扁桃等百万亩基地,在全市推广栽植核桃、海红果、樱桃等经济林新品种,把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同步推进。建成16个城郊森林、生态公园,拥有定边县马莲滩国家沙漠公园、榆阳区巴拉素国家沙漠森林公园、榆阳区小纪汗省级沙地森林公园、榆阳区红石峡省级森林公园,建立6个自然保护区,即红碱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定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榆阳区、横山区臭柏原生地市级自然保护区,府谷县杜松自然保护区和神木县臭柏自然保护区市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榆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加快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屏障,实现了从“生命禁区”到“塞上绿洲”的逆转。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榆林林业展览馆成为榆林干部群众学习和实践生态建设的“平台”,以女子民兵治沙连、石光银、牛玉琴、张应龙为原型的影视作品《大漠巾帼情》《大漠雄心》《一棵树》《五月花开》和《大漠红柳》等剧目火热上演,成为彰显榆林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产品,使榆林治沙造林精神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

  建设美丽中国、发展生态文明,难点在“三北”,希望在“三北”。

  7月6日,在榆林市林草局举行的向“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同志致敬座谈会上,石光银深情地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会坚定理想信念,把榆林治沙经验传下去,推进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衔接,引进生态科技,选用优良品种,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治沙英雄永不懈怠,榆林干部群众也将一直以接续奋斗的姿态,紧盯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目标,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按照“三带三区”林业发展格局,实施“十大工程”、建设“五个百万亩基地”,持续推动市域国土向深绿色迈进,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再立新功,为建设“美丽榆林”不懈奋斗。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森林 城市 榆林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