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郝卫明)6月3日,中共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渭南市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卢益民就全市生态保护修复进展情况作了发布通报。
据卢益民介绍,目前渭南森林面积已达335.4万亩,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37.85%,市域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人人爱绿、全民植绿、共同护绿、共享绿色发展”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力争2023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人民建成森林城市。
春季造林绿化扎实推进。截至目前,渭南市累计完成营造林45.02万亩,占省上下达渭南市年度营造林预计划69.13万亩的65.12%,集中打造了合阳县5900亩沿黄直观坡面生态治理、大荔县长2公里宽500~1300米的黄河老崖生态林带和沿线1100亩侵蚀沟绿化、潼关县万亩沿黄直观坡面退化林修复、蒲城县4300亩唐陵区石质山地生态重建等一大批规模大、质量高的生态治理示范工程,以多途径、多方式不断增加全市绿色资源总量,持续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结合渭南林业实际,制订印发了《关于搞好林长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严格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目前,渭南市共设立检疫封锁临时检查站40个,检查车辆272车次,检疫复检苗木45万株。联合市公安局、市环保局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开展以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清风行动”,出动人员700多人次,车辆358车次,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行为和非法贸易活动。
林业科技推广成效明显。成功举办了渭南市首届林业技能大比武活动,通过理论答题、现场操作、实地观摩等形式,不断提高林业干部专业技术和业务水平。今春指导群众开展花椒、柿子、红枣特色经济林栽培和提质改造8.42万亩,全市干杂果经济林面积已达到280.62万亩、林下经济15.6万亩、苗木花卉18.57万亩,实现了“国土增绿、农民增收”双赢。
项目引进力度持续加大。根据中省《关于组织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的通知》精神,组织编制了《渭南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拟在黄河沿岸、秦岭北麓浅山区和关中北山区域,实施人工造林、退化林补造和抚育24.8万亩,打造黄河沿岸植被恢复提升示范带、秦岭北麓浅山生态保育示范区和北部山区生态修复示范区。全力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为建设美丽渭南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