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脱贫了

2021-03-12 13:27:59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大舅脱贫了...

大舅脱贫了
 

作者:李拥军
 

  大舅终于脱贫了!

  大舅脱贫后给自己和妗子箍好了墓,安顿好最后的去处。这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放下了心。

  大舅曾经是个匠人,是东塬上出了名的圈窑能手,东塬上大多数砖窑都出自于他之手,随着时代的变迁,砖窑淘汰了,他的这门手艺也就被搁置了。如今,这门手艺却用在了给自己箍墓上。墓地是自己选的,选在自家的坡地里,墓窑是自己设计的,很简约,同时又不失大气。大舅知道,这是他永恒的归处,所以,他亲自动手,一砖一瓦都用心用意、认认真真。两孔砖窑紧紧挨着,中间还预留了连通口,大舅的在左边,妗子的在右边,窑地面和窑面墙都贴着瓷砖,窑洞内壁粉刷一新,窑面墙两边还雕刻了一副对联,上联:致富不忘党恩;下联:脱贫含笑九泉。这大概是大舅这一生享受的最优厚的“待遇”了。

  看着大舅给自己箍的墓我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大舅有能力安排自己的后事了,而且安排的很好,让看的人都满意;难过的是60多岁就早早的安排了自己的归处,这些本该是子女们孝敬老人的事情却不得不由自己亲自来完成!看着眼前的这座合葬墓,不由我的泪水喷涌而出,赶忙避开众人,走向地畔,面向着大沟不停的深呼吸,还是抑制不住泪水,感觉自己快要控制不住了,就强忍着擦干眼泪,借故离开了墓地。

  回家的路上,泪水不住地流淌,一滴一滴打在方向盘上,落到脚下………

  大舅这么多年一直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生活的重担让他未老先衰。他和妗子都疾病缠身,一个是危险的高血压,一个是严重的冠心病。随时都有可能倒下,万一倒下了,两个残疾孩子怎能料理后事?舅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趁他还能动,就建好自己的“屋”,为的是不给孩子们加负担,不给政府添麻烦。

  小时候,给我的印象舅家是个富户,这一点从母亲的嫁妆就能看出。母亲的嫁妆是外爷去200多里外的西安省城置办回来的,这些嫁妆在当时很时髦。其中有一套梳妆台:一个带有三个小抽斗的插屏镜,小抽斗上还描着金,镀着银;一个捧子镜,镜两边还雕着画;一对漆画工艺的大红首饰盒,盒上配有银扣、银环,四角还包着银花。还有一把背面镶有镜子的鞋刷子,刷子上系着一个厚实大气的黄铜鞋溜子。还有一把真皮须子的摔摔子。这些嫁妆是我家最时髦的摆设,它时髦的和我家的旧桌子、烂板凳极不相称。这也让母亲常常引以为豪。

  舅家的家具相当高档,枣红色的大八仙桌、宽大的长条几、巨型的顶箱大立柜,尤其是大立柜上那些厚实的黄铜组件,看着着实让人羡慕。

  大舅是砖瓦匠人,在那个居住条件由地下变迁到地上的时代,大舅的圈窑手艺很吃香,因为圈得一手好砖窑,所以常年活路不断,收入颇丰,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我小时候家里缺吃少穿,经常到我舅家蹭吃蹭喝改善生活。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舅家添置了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每到周六学校放假,我就翻两座沟去舅家看电视。放了暑假,呆在舅家叫不回来,后来干脆把电视抱回我家看。一到晚上,院子里就挤满了人,着实让我这个贫困家庭在村里风光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那台电视机被我拍坏了,还是舅抱着它去城里维修的。

  每逢收时、种时,舅和外爷就牵着他家的牛来我家帮忙。后来还给了我家一头小牛犊,那是我家养的第一头牛。舅去城里要经过我村,回来的时候常常给我家带许多吃的用的,从来没有空过手。

  大舅结婚了,舅家是惠塬村的富裕户,舅是东塬上的能工巧匠,舅娶的媳妇是离他们村不远的杏花沟的,用媒人的话说:“娶了我们村的村梢子”。一年后,舅喜得贵子,一家人乐得合不拢嘴。好景不长,一年过去了,这孩子不会开口,不会爬行,浑身稀软。舅抱着孩子去县医院检查,县医院看不了,舅又抱着去省城看,省医院给开了一大堆药,让吃了试试。从此舅和医院打上了交道,四年时间,舅下了无数次西安,花尽了所有积蓄,终于换得了儿子开口,换得了儿子蹒跚学步,明显的这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体弱多病,抵抗力差,将来很可能落下残疾。舅不甘心,决定再要一胎,第二胎还是男孩,和长子一样,也是体弱多病,舅又踏上了漫漫求医路,这次不是一个,而是两个,脊背背着一个,怀里抱着一个,医生开药成了双份,一次就是两大袋子。

  大舅举债了!向来不差钱的他开始东拉西借了,家道一天一天的衰落了。六年后,老二离开了人世,这对舅的打击是致命的!舅一辈子争胜好强,面对这样的境遇也是束手无策。舅跌入了低谷,生活变得一蹶不振。舅不死心,不相信命运,他要顽强抗争。四年后再添一子,这孩子得了一场天花,高烧过后身体更差!舅不敢放弃,咬紧牙关,无论如何不能让这孩子也夭折了!

  记得有一次孩子病重,县医院不接收,我借了学校的工具车拉着孩子向西安急赶,上了高速不远车就熄火了,动不了啦!我急着修理,舅抱着昏迷的孩子瘫坐在路边,不停地唤着他的小名:“伟伟!伟伟!!伟伟!!!……”妗子急得大哭,疯似的一会跑到路中央挡车,一会儿又跑到路边喊孩子。挡了半个多小时还是挡不住车,妗子一急就跪在了路中央,不停的给来车磕头。舅抱着孩子也跪在路边,乞求着疾驰而过的车,泪水长行短行地流,眼巴巴的盼望着有车停下来。那时候我深深的理解了父母的难!当孩子有病时最难过的是父母;当孩子有难时最心疼的是父母;当孩子有危险时最不顾一切的还是父母。为了孩子父母什么都可以不顾,甚至用自己的死来换取孩子的生!

  为了医好孩子,舅和妗子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经过长时间坚持不懈的治疗,总算是保住了孩子的生命,但这孩子行动不便,言语不清,落下了终身残疾,需要常年服药。

  舅变得少言寡语,时常能听到他唉声叹气,他死的心都有了!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缓过神来的舅觉得不能就这样死了,死了欠亲戚朋友的账谁来还?他一辈子为人老实本分,临了不能落个“跌客”的骂名。再说死了留下娘三个咋办?谁来照顾?死容易!瞑目难!

  无奈的舅不得不又重操旧业,可时过境迁,砖窑已经淘汰了,只有极少数的穷人才会圈窑,凭这门手艺已经糊不住口了。被迫无奈之下,舅背上了铺盖卷出门打工了。

  走的那天,妗子拽着舅肩上的铺盖卷,不让走!一个要走,一个不让,舅在大门外,妗子在大门里,拔河似的僵持着。妗子乞求舅说:“好出门不如赖在家,咱穷就穷死在家里!”其实,舅也不想出门,留下娘三在家他放心不下。可是,不出门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打工实属无奈!舅劝妗子说:“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娃们没钱治病!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呀!我是去救命啊!”想到孩子,妗子软了,无奈的妥协了。妗子把舅一直送到大沟畔,看着他翻过沟。舅对妗子喊:“回去吧,照顾好俩孩子!”妗子叮嘱舅:“干活小心点,不行就回来!”舅走了,妗子哭了一路。

  舅找到了一个给中央空调做铝合金风口的活,虽然他从来没有跟铝合金打过交道,但他能吃苦,加上有匠人基础,一学就会,他做的风口从来没有返过工,合格率百分之百。除了做风口外,他还学会了安装空调,学会了用保温材料给管道保温,学会了给楼顶做水箱,给水箱做保温。干这些活很苦很累,高空作业又非常危险,舅从不嫌,他知道,这是他唯一的经济来源,换句话说,他要给两个孩子挣常年的药费。舅干活很认真,也很卖力,天不亮就进工地,天黑了才回住地,回来后还要加工材料,一干就是半晚上。舅很少请假,除了收种和过年几乎常年在外。

  久而久之,他的身体吃不消了,干活有些力不从心,高空处作业时常常感到头晕。

  有一次,舅给一栋没有电梯的楼顶做水箱,所有的材料都要肩扛背驼搬运到楼顶,为了多挣点,他没有雇人,一个人上下搬运了十几趟。楼梯既陡又窄,背钢板时要撅着屁股弯着腰,窄处还要侧着身子,一不小心就会划伤楼道墙面。额头几乎蹭着台阶,衣服湿透了,干脆脱了上衣光着膀子,汗水一滴一滴地滴在楼梯上,从一楼到七楼的楼梯就像刚撒过水一样。有一趟背到四楼他感到天旋地转,上不来气,趴倒在地,沉重的钢板压得他晕了过去。还是客户发现了他,叫了救护车。醒来时,医生告诉他他患了冠心病,很严重,要立即住院治疗,他坚决不住,谎称回家住院方便,让医生给他开了些药,就匆匆地离开了医院。不是他不住,而是不敢住,他知道还有更重要的命等着他救治!

  舅在外干活的这些年,家里的农活全靠妗子一个人,时间长了,妗子的身体也垮了,经常晕倒在地里。经医院里检查,她患有严重的高血压,还伴有心脏病。

  舅干不下去了,他顾了外面顾不了家里,顾了家里顾不了外面。后来舅想了一个办法,给30岁的大儿子娶个媳妇,权当给家里增加个劳力,给妗子添个帮手。舅把多年在外面打工积攒的钱全部拿出来给儿子置办了婚事。家里增加了劳力,舅不用再操心地里的活,继续在外地干活挣钱,这一干又坚持了三年。这三年里,儿媳没有生育的迹象,妗子知道指望不上亲孙子了,就张罗着抱养了一个孙女。有了孙女妗子更是脱不开身,地里的活干不过来了。舅的冠心病也越来越严重!他再也干不动了,只好回家。

  回到家里,舅顾不上给自己检查,先领着小儿子去西安看病,经过舅的不懈努力,儿子的病情终于得到缓解,起码生活能够自理了。儿子常年离不了药,药费很贵,但舅能舍得,就是砸锅卖铁甚至卖血也不能断了儿子的药。

  舅一家六口人,种着8亩多地,不是种小麦就是种油菜,由于是旱地,一年只能种一料庄稼。我给舅算了一笔账,8亩多地全种小麦,遇到丰收年,亩产能达到一石,也就是400斤。按照小麦最高市场价格,一斤1.2元,每亩地毛收入480元。耕、耱、耙、耧、种子、肥料、农药、收割等等这些工序的成本价就接近400元,一亩地最多收入不到100元。这还不算自己的工费,8亩多地一年收入800多元还要搭上全家人的工夫。靠庄稼的这些收入还不够家里人一个月的药费!遇到了灾荒之年,就更血本无归!真替舅捏一把汗,照这样下去该咋办呢?!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舅被认定为贫困户,区委、区政府安排了区公安局包村,公安局又安排了专人包户。舅享受上了许多贫困户的优惠政策。首先看病不用愁了,家里所有人不但免缴农村合疗费,而且住院还不缴押金,先看病后结算,报销比例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报完之后剩余部分还按大病救助再给报销,最终自己几乎不用掏钱,这大大缓解了舅的经济压力。舅和妗子不到万不得已不去住院,在医生的强烈建议下,勉强住进医院,住院也只住几天,病情稍有缓解,就急着出院。用舅的话说:“毛主席说:‘一日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我紧不停地干都生活不前去,还敢在医院里耽搁?我不能拖了全区的脱贫后腿,我要加劲,力争脱贫!”

  舅60多岁了,打工没有人要,只能在家里务农。种粮食又不挣钱,后来在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舅获得了一笔扶贫资金,他用这笔钱购买了一批花椒苗,腾出了2亩地,栽上了花椒树。又添置了一辆农用三轮车。国家的扶贫政策激发了舅的斗志,他就像年轻的小伙子一样,奔跑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

  我时常去看望舅,每当妗子得知我要来时便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尽自己所有准备好一桌子饭菜,尽管我常常是吃了饭去的,但妗子还是一定要我吃,吃了她才高兴。有一次我突然袭击,给了妗子措手不及,没有吃她的饭,为此妗子纠结了好多天,心里一直过意不去,总觉得慢待了外甥。

  去年春上,区政协安排政协委员自主选择一个贫困户作为“结亲戚”帮扶对象,我选择对象是焦锁。上报的时候我隐瞒了焦锁其实就是我舅,我担心别人说我有私心!说实话,在选择扶贫对象这件事上我是有私心的。话说回来,如果我连我身边的人,我最亲近的人都扶不起来,我还有心情、有精力扶贫他人?的确,扶贫路上我有私心!但在我看来,扶贫应当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的人扶起,有精力了再去帮扶他的人。

  舅今年66岁,身体和同龄人比差的很远,行动很不方便,我给舅送去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让舅骑行,出入代步。有了这辆车,舅和他的家人们出门、上地、拉农具、干农活方便多了。

  夏天的时候我去看舅,给舅带了米、面、油、茶叶,还有3000元钱。礼物收下了,钱舅坚决不要,死活递不到手里,在我的一再坚持之下,勉强接了。舅接钱的那一瞬间双手在颤抖,眼里噙满了泪花,激动地说:“我都脱贫了,你还资助我!”我回舅说:“脱贫不脱政策,扶贫一如既往。”

  许多贫困家庭都是因病致贫的,就像我舅一样,自从有了贫困户看病优惠政策后,舅全家人看病几乎不花钱,这不但大大减轻了他的经济负担,而且,两个孩子还得到了长期有效的治疗,孩子的病情有了很大好转,尤其是老大,几乎和常人一样了,能干地里的许多农活。2亩花椒树挂椒以后,一年收入将近万元,尝到甜头的舅扩大了一倍的栽种面积,去年光花椒收入就接近2万元。去年舅所在的惠塬村要建两条日产一万吨的水泥生产线,舅用他的3亩地入股,每年能分得不少红利。舅和妗子也都领上了养老金,小儿子还享受上了残疾人补助。加上政府对贫困户的各种补贴、补助等优惠措施,大舅脱贫了!

  去年是脱贫攻坚之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整体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舅提前脱贫了,这是天大的喜事!舅一高兴就想犒劳一下自己,活着受了惜惶,死了不能慢待自己,也享受一回“优厚待遇”,也要和塬上人平起平坐,所以,就提前给自己箍好了墓,安排好归处。

  这么多年舅一直在脱贫的路上拼搏着,今年终于算熬出了头,生活有了奔头,家里有了欢乐,我由衷的替舅感到高兴!

  院子里,聪明伶俐、活蹦乱跳的孙女,是舅的开心果,是舅的希望,更是舅家的未来。
 

  (作者系铜川市耀州区政协委员,景丰中小学教师,耀州区作家协会主席)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脱贫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