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孤寂的坐在二楼宿舍,房间里回荡着键盘声。看着如柱的大雨从早下到了晚,雨滴散落在窗台被拉成好长好长,偶尔蹦进几粒水珠调皮的乱窜着。
昨天,我们接受了县际脱贫攻坚交叉检查,天空下着小雨,我陪同来自渭南市澄城县检查组入户访谈,寒风中忘了自己身穿短袖瑟瑟发抖。昨晚躺在床上浑身关节疼痛,无法入眠。早上迷迷糊糊中,被一对老人说话声吵醒,我睁眼一看才6点多,我一骨碌爬起来开了大门,为他们测量血压,泡上了菊花茶,同他们拉起了家常。
从午到晚,我蜷缩在被窝,忍受着骨节酸痛,细汗如雨,迷糊中手机哪头响起了父亲苍老的声音:下雨了,你拿厚衣服没,要加件衣服,小心着凉。3年了,每次刮风降温和降雨降温,父亲都会打来电话,叮嘱我穿厚保暖,别冻着了,让我注意安全。
放下父亲的电话,3年的时间如电影般从脑海放过。3年前的初春,春寒料峭,大雪纷飞,我和我的战友蹚着泥泞走村入户,从此深深地扎根在有一个特殊名字的村,金元深度贫困村。无论严冬酷暑,春华秋实,星斗转移,我们一帮人用匆忙的脚步丈量了山田沟壑,用超强的智慧了解了社情民意,用辛勤的付出让项目落地生根,用公正的施策赢得了群众信任。
这时,电话那边孩子奶声奶气的问:爸爸,你吃饭没,你那儿冷吗,我可想你了,今天大雨我没上幼儿园。眼泪不争气的掉下来,对于调皮可爱的二宝,我总是亏欠很多。三年前,老大上初二,二宝不满半岁,我依然放弃轻松舒适的县城工作和嗷嗷待哺的二宝,奔赴脱贫攻坚主战场。从此,一个人,让三个家庭牵肠挂肚,看着我晒得黝黑的皮肤,头上露出的白发,母亲泪流满面。我总是安慰她,这样身体才结实。
楼下传来了杂乱的脚步声,吆喝声,这么大的雨,谁跑到这儿干啥?带着疑虑,我披衣下楼。“杨书记,我知道今天下雨你不出去,专门下来请你解决件事情。我看你脸色不太好,感冒了?那改天再说,你好好休息。”楼下的老百姓围着我说。我知道,她们是到村委会来取东西的,联村单位为了推进新民风建设,为每户群众争取了一套垃圾桶、拖把、扫把、笤帚等。村文书把东西取下来,签字领取后,我帮她们用绳子绑好,放在她们肩膀上。我手打雨伞,站在如柱的雨中目送她们走远。
我知道,群众的感情最朴实,知道我生病了,她们心疼我。我经常给我们的驻村队员说,只要给老百姓办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他们就会铭记于心。三年的时间,我们熟记谁家的孩子叫什么,念几年级,享受多少补贴;谁家有慢病,该领药了;谁患大病,恢复到什么程度;谁多大年纪了,该领取高龄补贴了;谁家种了多少亩烤烟,能卖多少钱;谁在那个地方务工,从事什么工种,工资多少;谁家和谁家有矛盾等等。
我心里惦记着村委会西头的滑坡点,每隔一会儿我就前去看看,看路是否畅通,路上是否有行人,行人是否安全。虽然早上就在微信群里提醒了老百姓没事就呆在家里,不要乱走动,怕路上掉石头。
雨依然下着,一个激灵,该到了吃晚饭时间了。(作者:杨官贤,旬阳县政协驻村帮扶干部)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