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得干净整洁的小院,房檐下悬挂的一串串玉米棒,圈舍里正在酣然入睡的小猪,在汉阴县铁佛寺镇合一村57岁的退伍老兵毋礼奎家里,一种勤劳庄稼人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现在以卖小猪为主,今年已经卖了40多头小猪。”12月22日,毋礼奎高兴地对县民政局驻村第一书记吴兆银说到。
其实,在2017年以前,毋礼奎虽然也在养猪,但养殖规模很小,只是为了过年杀一两头猪吃肉而已,没想过要依靠养猪增加家庭收入。2017年,村里的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村“四支队伍”入户了解了毋礼奎家的情况后,告诉毋礼奎他家符合纳入贫困户的条件,并详细介绍了贫困户识别程序。
不过作为一名党员,也作为一名退伍老兵,毋礼奎坚决不愿意当贫困户,他坚持认为不能给党员丢脸,不能给军人抹黑,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增加收入,绝不能伸手向党和政府伸手要政策。
于是2017年,毋礼奎拿出节省多年的1万多元存款,在外务工的儿子也支持了1万多元,又从亲朋好友家借了1万多元,花费4万多元建起了一排圈舍,决心干起家庭养殖,发展自己的增收产业。
干养殖业非常辛苦,为了照顾好自己养的猪,毋礼奎和当兵时期一样,每天早晨五点多就起床了。毋礼奎一方面给小猪喂食,另一方面观察小猪的生长状况,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小猪。经过精心喂养,4头种猪繁育的小猪两个月就以长到了50多斤,这就可以销售给其他养殖户养殖了。
为了养好猪,毋礼奎注意养猪知识学习,他经常和镇上的兽医邱华凯交流,向他学习养猪技术要领,指导自己养好猪。一有空,毋礼奎还和附近的其他养殖户交流,和他们交流有益的经验技术,探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以此提高自己的养猪本领。
除了这些,毋礼奎自己还总结出了不少经验,比如说要观察猪的大便颜色,什么颜色的大便是出现了什么问题,什么问题要用什么药解决,毋礼奎都很清楚。再比如夏天要做好圈舍消毒工作,冬天还要观察猪的大便通畅程度,这些变化都预示着猪的身体健康出现了变化,需要及时关注。此外,毋礼奎还注意给小猪驱虫,这才能保证小猪健康成长。
为了做好疫病防治工作,毋礼奎常年准备着一些药品,哪种症状用哪种药控制,哪种疾病用哪种药治疗,他都了解。经过不断学习,毋礼奎的养猪技术不断提高,他养的猪也很少生病,很少因为患疫病造成经济损失。
也正因为如此,毋礼奎养殖的小猪根本不愁销路,其他养殖户都知道买毋礼奎的小猪好喂养,抗病能力强,养起来可以少操心,很多小猪都是养殖户上门购买的。至于剩余的小猪,毋礼奎就给有需要的农户送去,小猪也就成了养猪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在饲料使用方面,毋礼奎坚持多给猪喂粮食,走绿色养殖路线。为此,毋礼奎每年都要种很多土地,今年种的8袋玉米种子收获了5000多斤玉米,又挖了4000多斤红薯,收获了5000多斤萝卜。这样,养猪用的大部分粮食就有了,偶尔粮食不够时才买一些,因此毋礼奎今年只买了1900多斤玉米养猪,节省了一大笔成本开支。
经过不懈努力,毋礼奎养猪的收益一年比一年好。2018年实现纯收入超过3万元,2019年实现纯出收入4万多元,今年已实现纯收入5万多元。目前,毋礼奎的圈舍里还有4头大肥猪和8只小猪,再过一段时间也能卖不少钱。
现如今,老兵毋礼奎在家发展养殖,同为退伍士兵的儿子在外务工增加收入,一家人都在依靠勤劳双手改善生活条件,都在为小康生活努力着。(实习记者 来昌荣 通讯员 邓永新)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