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剧引发全网打CALL “复兴号”“嫦娥回家”成热词 西安多个领域获权威媒体点赞 秦文化成关注焦点

2020-12-22 03:22:59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过去一周,陕西文化、陕西文物、西安美食、西安科技等元素频频亮相央媒及多家主流媒体。...

  《用文艺作品为普通劳动者“装台”》《看<装台>吃同款陕西美食,你吃过几样?》《“守陵人”集体出场讲解,超300万人次追看这场直播》《西安发现2000多年前秦汉都城“后宫”》……过去一周,陕西文化、陕西文物、西安美食、西安科技等元素频频亮相央媒及多家主流媒体。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环球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北京日报及腾讯、搜狐、新浪等纷纷为西安点赞。

央媒重磅报道陕剧

  陕剧《装台》12月18日晚刚刚在央视一套收官,央视八套无缝衔接,立即启动重播模式。其接地气的剧情、演员真情实感的演绎获得业界好评一片,《人民日报》《文汇报》更是接连刊登大篇幅评论文章,不吝文笔点赞《装台》“歪滴很”!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切入生活深处 作品才有魅力》指出,“《装台》不仅故事内容贴近生活,而且注重通过对普通劳动者的刻画,积极寻求与时代精神的契合。”《文汇报》评论文章《褪下‘美颜’后的<装台>,留下怎样的褶皱和滋味》,也对《装台》给予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用文艺作品为普通劳动者“装台”》《<装台>因“不装”引来叫好,荧屏为何稀缺这类平民剧?》《<装台>一亮相就成爆款,底气在哪?》《<装台>:敲响了关注普通劳动者的时代之音》等文章迅速占据权威媒体,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央广网、北京日报等媒体不惜笔墨解读《装台》成功的关键因素。

  新华网更是发表原创文章《看<装台>吃同款陕西美食 你吃过几样?》,文中裤带面、肉丸胡辣汤、葫芦头泡馍、三秦套餐等悉数登场,央媒全力为西安美食打CALL。

  同时,央媒也点赞另一部陕剧《大秦赋》,称其是“近年来少有的高质量古装大戏”。工人日报、中国网、中新网、环球网等充分肯定了《大秦赋》对观众的强吸引力,以及对于古代礼仪知识的普及。

秦文化成关注焦点

  19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城市文化传播工作室共同举办的“秦人秦风秦文化”大型直播活动让很多秦粉圆梦。凤凰网、搜狐、网易、腾讯等媒体分别以《“守陵人”集体出场讲解,超300万人次追看这场直播》《走进秦陵博物院 感知文物温度和国宝守护人情怀》《超300万人次观看直播 “秦人秦风秦文化”大型直播活动成功举行》为题进行了聚焦。

  “远观仿佛仍是原建筑,走近才知道是幕布。”网友为何这样说?原来近日,西安城墙永宁门城楼在施工处贴上同比例照片、供游客拍照留念的做法,引发媒体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纷纷发文《景区施工现场变风景线》,肯定城墙景区做法“创意又贴心”。

  近日,秦汉栎阳城遗址2018—2020年考古收获发布,2000多年前秦汉都城的“后宫”区域首次被发现。新华网、光明网、凤凰网、大洋网、中新网、腾讯、搜狐等对这一重磅消息进行了报道。

新闻联播点赞“复兴号”动车组

  12月20日晚,央视《新闻联播》“十三五”成就巡礼专栏中,以《高铁技术持续领先,复兴号全系列车组投用》为题,介绍说:“‘十三五’”期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复兴号全系列车组投入使用,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CR300BF型‘复兴号’动车组抵达西安动车段,担负即将开通的银西高铁旅客运输任务。”

  新华网也图文并茂地报道了该消息,称“银西高铁开通后,将有17列CR300BF型‘复兴号’动车组配属西安铁路局投入运营。”

  作为我国复杂程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嫦娥五号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揽月返乡 西安航天人依靠科技突破与嫦娥五号深情相拥》《千里转场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静候“嫦娥”“回家”》《西安航天动力带“嫦娥”回家》《“西安造”107台发动机 护送“嫦五”顺利探月返乡》等一系列消息经光明网、环球网、新浪、腾讯等媒体发布,充分彰显了西安科技的强硬实力。(王 莹)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秦文化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