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谢昊天)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镇巴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2014年以来累计实现63199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1.5%下降至2019年的0.82%,12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今年2月正式退出了贫困县序列;2020年将脱贫1795人,目前正在按程序退出。
据介绍,镇巴通过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成功实现了“六新六变”。先后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1360个,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居委会)通水泥路、通班车,电力入户率、农户安全饮水达标率、标准化村卫生室和网络覆盖率均为100%。西乡至镇巴高速公路于2016年11月开工建设,今年11月底将建成通车。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建成集中安置点78个,并在安置点周边配套建设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基地和产业示范园,让9302户贫困群众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同时,完成贫困群众危房改造3873户,非贫困群众人居环境提升工程2016户,农村住房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
该县立足实际,坚持生态优先,实施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助力脱贫“三年行动”,全面延链补短,逐步形成“4+X”产业布局,坚持“四个三”产业扶贫思路,将1.1万户贫困群众嵌入产业链,开展贫困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36409人次,认定社区工厂和就业扶贫基地34个,年均实现就业创业2.8万人次,开发扶贫公益岗位3362个、临时性防疫公岗1022个。坚持应保尽保的原则,落实低保18051人,供养农村特困人员4027人,残疾补助10700人。多措并举促进了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全县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824元增长到2019年的8737元。
镇巴县走出新路径,因病致贫群众从“缺医少药”变为“签约到家”。建立了统筹协作、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健康管理、监督考评“五大体系”,形成“一二五”健康扶贫保障机制,全力破解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县因病致贫返贫群众从2016年初的9862户减少至2020年初的21户,获得了全国健康扶贫工作突出县等荣誉称号。累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5.83万人次,全面落实控辍保学措施,让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非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失学。发扬新民风,群众精神面貌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小康”,涌现出“陕西好人”“汉中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60余人,以脱贫励志典型温香成为原型,拍摄成微电影《守护》,荣获中宣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优秀作品等6个国际国内奖项。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