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高原之春》——小供销社展现辽阔天空

2020-10-13 01:14:47  来源:西部网  


[摘要]电影《高原之春》的拍摄手法可圈可点,技巧不断革新,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镜头语言真实地表现出影片中的情感和寓意。...

  供销合作社,这个曾经美丽的名字几乎是遥远的事情了。但是,陕西导演陈非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完成了电影《高原之春》的拍摄。

  影片主要以男主人公在小小供销社的权威影响力和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为主要线索来开展,整个影片以陕西方言为主。在近日的观影中,观众可以一览黄土高原的广阔,感受到黄土高原的粗犷和豪迈。导演是个会讲故事的人,在他的镜头下,雄浑的高原流淌着春光秋韵,个性鲜明的男主人公跳着供销社那独特的舞步,在崎岖的山道上、在流光溢彩的田野上奔驰。

4ffc0344f51f27297aa96d5775943fff.jpeg

  影片里那个一瘸一拐的女主人公,剪出美妙绝伦的窗花,公然宣示了她与人的平等,甚至逾越。而男主人公的生憎冷倔,不再囿于想象中的供销社员工的秉持,而是落实到凡俗夫子的本相,但也令他更一根筋,更琐碎。可以说,供销合作社的潮起潮落,让观众看到一个不会雄辩,但公然与命运对话的呐喊与挣扎。

  在《高原之春》影片映播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到陈非导演电影美学的两大流派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蒙太奇传统和纪实性传统的应用。供销合作社的前世今生,使二者的歧异源于《高原之春》电影同现实的关系而更加协调。《高原之春》电影美学是审美意识的抽象和升华,它按照影片美的规律从事创作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点,把陈非导演稔熟的那个高原审美特征,及其形象描绘用艺术的观念、流派、风格的兴替嬗变,使《高原之春》电影应具有的美学品格闪闪发光。

  小小的供销社,却有着辽阔的天空。 窗外的杨柳、窗外的小河,在柔软的春风里,捧着桃花儿在飘逸。高原的天晴了,高原的地绿了,他们的儿子也长大了。

  影片从一开始便通过昏迷女主人公展开悬念,充满了叙事张力。随着故事推进,单一的脉络开始迅速分支,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情况,供销社男主人公一度陷入迷惘和恐慌,一筹莫展。

  电影《高原之春》的拍摄手法可圈可点,技巧不断革新,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镜头语言能够真实地表现出影片中的情感和寓意,能够进一步提升电影《高原之春》的观赏性。此外,电影《高原之春》的主观性和艺术性通过长镜头的运用,都得到良好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曾世湘)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电影 高原之春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