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雷文姣)“截至2019年底,全县历年脱贫人口37995户12180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47%。今年2月,旬阳县顺利实现整县脱贫摘帽。”5月26日上午,旬阳县委副书记、县长陈红星在安康市“打赢脱贫攻坚战 决胜小康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
新闻发布会现场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旬阳县立足于县情和工作实际,坚持高点定位,破难推进,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先后针对扶贫扶志难、稳定就业难、产业增收难和村级集体经济带贫能力弱等难题,探索解决办法,走出了一条符合贫困山区脱贫攻坚实际的旬阳路径。
“三新扶志”实现志智双扶
针对部分贫困户“等、靠、要”,传统美德丢失等脱贫志气不足难题,旬阳县坚持物质精神两手抓、内因外因双驱动、激励约束齐发力,用“新教育”激发内生动力立志向,“新民风”敦化乡风民俗树正气,“新机制”构建造血脱贫新路径,搭建立体构架,创新推行“三新扶志”模式,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破解精神扶贫难题。“三新扶志”经验先后得到中省领导同志批示肯定,入选国家扶贫扶志优秀案例。
关口镇铺沟村贫困劳动力正在采摘辣椒
“村劳务扶贫公司”增加创业就业
为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乐业目标,破解创业就业难题,旬阳县探索创新村级劳务扶贫公司模式,将技能培训、劳务对接、依法维权等服务落实到村、精准到人。截止2019年底,组建村级劳务扶贫公司286个,与县内外1723家企业建立劳务合作关系,签订《劳务扶贫合作协议书》1678份,征集岗位5万余个,帮助3.3万贫困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双河镇谢家村召开聚焦脱贫攻坚道德评议群众大会
“烤烟带贫”促进产业增收
近年来,旬阳县依托传统烟草产业的优势,创新“合作社+烟草+贫困户”的带贫益贫模式,通过采取“产业+有能贫困户”、“合作社+有能贫困户”、“党支部+合作社+弱能贫困户”、“产业大户+弱能贫困户”四种方式,分类把贫困户镶嵌在主导产业链条上,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增收脱贫双赢。2019年,全县烤烟种植面积6.6万亩,组建“党支部+烟草合作社”113个开展“烤烟带贫”,受益贫困户12933户。
四海逸家移民新社区全貌
“支部引领”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针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带动能力不强,贫困户发展动力不足,非贫困户的利益难以兼顾等突出问题,旬阳出探索“支部引领•村社合一”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模式,打造“支部+X+贫困户”工作机制升级版,通过支部带强“X”,将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发展优势紧密融合。2019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益1588.67万元,16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收益均达3万元以上,实现了“空壳村”清零。
旬阳县神河镇国桦新社区工厂通过旬阳网上招聘,解决了用工难题。
“业务调度”加强工作指导
旬阳县率先在全市推行脱贫攻坚“业务调度”制度,对县镇村“四支力量”2800多人定期以视频会方式培训,由县委书记和县长轮流主持培训业务、交办任务、解答疑惑,把工作部署直接调度到镇村一线扶贫干部,做到全县上下标准统一、指导统一、行动统一,既解决了扶贫干部不会干的问题,又解决了“脱贫摘帽”后干部松劲的问题。
“四小工程”破解旧宅腾退难题
为解决搬迁群众现实困难和后顾之忧,旬阳县通过建好“小菜园”“小库房”“小公墓”“小饭桌”的“四小工程”,解决了搬迁户吃菜难、物资物品存放难、搬迁后丧葬难、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搬迁群众吃饭难等问题,有效破解搬迁户农村旧宅腾退难题,实现“稳得住”。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