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芳:匠心独运在镂空光影中做非遗文化的传播者

2020-04-30 18:36:26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作为一名非遗剪纸项目传承人,我想用剪纸艺术为武汉人民、为全国人民祈福,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高三宝通讯员 杨光琴)正月初七,夜半丑时,张玉芳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江城武汉紧急封城、白衣天使逆行而上、防疫人员日夜坚守、爱心物资星夜驰援……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报道不断地充斥在张玉芳的脑海里,浓浓的爱国情涌上心头。她披上外套、铺开红纸、拿起剪刀,在一张一合、一起一落间,一个个鲜活的抗疫形象跃然纸上,这一夜她注定无眠。

  “眼睛睁的像铜铃,嘴巴张得像窑门,瓜子娃娃眼观四方、耳听八里,头顶五雷碗,手拿劈瘟斧,表示辟邪除瘟。”张玉芳指着《打败疫情》这幅剪纸作品说的铿锵有力,“作为一名非遗剪纸项目传承人,我想用剪纸艺术为武汉人民、为全国人民祈福,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今年62岁的张玉芳,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定边县三边巧婆姨合作社创始人。从小就喜欢剪纸的她,是杨井镇五里涧村有名的“剪纸能手”,村里家家户户的过年窗花都被张玉芳“承包”了。“小时候生活贫苦,白天参加生产队劳动,晚上要帮家人做十口人穿的鞋、缝补衣服,剪纸这种‘无用活’都要在母亲睡着之后偷偷做。冬天手脚经常被冻烂,握剪刀都疼的揪心。”张玉芳回想以前,脸上仍旧笑容满面地说:“剪纸是我从小的爱好,再苦再累都要坚持。”

  每个人都有爱好,但像张玉芳这样用尽全力把爱好当成事业去做的人却寥若晨星。

  2008年,张玉芳果断的放弃了家中经营多年的生意,决定全身心的投入到剪纸事业当中,这一做就是12年。凭着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和艰苦付出,她从一个普通农村妇女成长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陕西省妇女手工艺能手。张玉芳先后多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外出学习,不仅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剪纸理论素养和艺术修养,使剪纸技艺得到了大步提升;还在传承三边剪纸“线细若发丝,孔小如针扎”的地域特点基础上,形成了构图饱满丰富,形象活泼洒脱,造型洗练淳朴,生活情趣浓郁的独特艺术风格。

  直至目前,张玉芳已创作了数万余幅剪纸作品,斩获全国剪纸展览金、银、铜奖100余项。其中《四代领袖》《老农植树》《千年修得今生爱》《三阳开泰》《福满堂》等作品先后被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江苏省艺术馆、中国对外友好协会、陕西省艺术馆收藏。

  “传承非遗是我的责任,发展非遗是我的使命”,张玉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剪纸,张玉芳积极协调定边县第二中学、杨井镇学校,让非遗剪纸走进校园,并连续七年亲自担任剪纸社团辅导老师,手把手传授剪纸技艺,让剪纸艺术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花。不仅如此,张玉芳还在自家办起了免费手工艺培训班,教广大妇女学习剪纸、柳编等技艺,现在已有300余人加入到了张玉芳的三边巧婆姨合作社。

  “以前我只能创作一些小幅作品,在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已经可以完成大幅作品了。”剪纸爱好者郭睿君欣喜地说:“十分感谢张老师的免费教学,不仅充实了我们的业余时间,也让我们获得了新技能,今后我们将会继续在张老师的带领下,齐心协力讲好每一个故事,传播好非遗文化,推广好非遗产品。”(杨光琴)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剪纸 张玉芳 非遗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