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改革 抓创新 强特色陕西自贸试验区区域发展成效显著

2020-04-17 08:41:07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推动行政效能革命;创新政务服务内容;建成全省首个无人值守的智能政务服务驿站...

  本报讯(实习记者孙高菊)4月1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西安市商务局党组成员、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李群刚,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杜鹏,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姚海军,分别介绍了陕西自贸试验区区域改革创新发展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西安区域:已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西安样本”

  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推动行政效能革命;创新政务服务内容;建成全省首个无人值守的智能政务服务驿站,实现工商、税务、公安、社保40多个事项的自助办理;设立全省首台证照快易通……三年来,西安片区主动作为、自主改革,探索新形势下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路径,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西安样本”。

  据李群刚介绍,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还率先推出舱单归并通关服务模式,进出口货物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创新进境粮食、肉类、整车口岸监管服务,有效压缩通关时间,大幅降低了企业区外仓储费用;进口肉类从美国长滩港启运、青岛港中转、西安港清关,探索出“海铁联运+冷链运输+肉类口岸”模式。通关便利化有效提升了企业进出口水平,2019年,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进出口总值2469.20亿元,占西安市进出口值的76.1%,占我省进出口值的70.2%。

  同时,加快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在金融创新的开展、商业保理融资业务新模式的开创、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的打造等方面,激发出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据了解,自揭牌至2019年底,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片区新增市场主体46001家,注册资本5270.12亿元。

  杨凌区域:农业国际合作不断得到深化

  作为我国自贸试验区中唯一一个以推动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交流为主要特色的自贸片区,三年来,杨凌的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杜鹏介绍说,杨凌先后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农业领域建立合作关系,与哈萨克斯坦农业部等20多个丝路沿线国家的政府部门签订农业合作协议,共建成国际合作平台13个,组织实施国际合作项目120多项,布局建设了中哈、中澳、中德、中俄等一批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园区。

  目前,全球知名的种业巨头先正达落户杨凌,将打造世界顶级种业技术工程中心和产品生产中心;美国嘉吉、阿根廷凯茂等一批世界知名农业企业纷纷投资杨凌,总投资100亿元的绿地世界城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入区建设;加拿大麦肯集团马铃薯深加工、凯儿库干细胞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中。

  2019年,杨凌示范区实际利用外资额完成3841万美元,同比增长76.8%;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完成10.93亿元,同比增长33.87%,市场活力得到了有效激发。

  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杨凌还推出跨国农业产业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建立海外新型农业合作社、推行“两国三园”运作模式、创新农产品进口服务新机制,不仅将海外优质农产品进口到国内市场,还将国内农产品送到海外,促进国际合作交流双向互动。

  西咸新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0269家

  姚海军表示,2019年,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0269家,其中新增注册企业6450家,新增外资企业99家,新增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148家。

  作为我省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来,西咸新区紧抓“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促使飞机进境维修、第五航权、保税航油、保税展示等相关业务陆续落地,不断助力全省“三个经济”建设,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通过开展港港联动海关异地委托、智慧旅检、行邮税移动支付、快件进出口通关智能化等通关监管模式的改革创新,有效提升了通关效率。”姚海军说,2019年先后开通第五航权货运、客运航线,货运航线稳定运行30班,货量达到2649吨;开通“首尔—西安—河内”第五航权全货运航线和“叶卡捷琳堡—西安—普吉”客运航线。截至目前,累计开通全货运航线29条,其中国际航线14条,开通国际客运航线75条,机场国际(地区)通航点总量达到67个,联通全球36个国家、74个主要枢纽和旅游城市。

  在推进临空产业集聚上,在空港新城落地了陕西首例干线飞机进境维修业务,建成东航技术西北分公司维修基地、海航技术西北维修基地,逐步形成以整机维修为龙头,起落架、APU等部件维修集聚的一站式维修基地。引入13家航空公司区域总部、144家国内外物流企业落户空港新城。此外,正式启动保税航油业务。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陕西自贸试验区 区域发展 改革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