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累计农村危房改造18.4万户 64.2万人基本住房安全问题得以解决

2020-04-14 23:47:51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自2009年国家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以来,安康市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8.4万户,争取中省补助资金19.4亿元,解决了64.2万人的基本住房安全问题。...

  “自2009年国家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8.4万户,争取中省补助资金19.4亿元,解决了64.2万人的基本住房安全问题,受益贫困农户占全省总量的20.14%。”4月14日,安康市住建局局长陶柏林在新闻发布会介绍到,2017年以来按照中省脱贫攻坚整体部署,安康市将农村危房改造纳入脱贫攻坚“八个一批”后,住建系统统筹协调推进工作,争取中省市级专项资金、协调县级补助资金共6.67亿元,共完成2.5855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占全省任务总量的19.7%,在2018、2019年度全省农村危房改造综合考核中我市连续名列前茅。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安康市住建部门紧盯脱贫目标任务,对标行业脱贫标准,全面开展决战冲刺,将一切工作向农村危改聚焦、一切资源向农村危改倾斜、一切力量向农村危改集中,持续形成尽锐出战、合围攻坚之势。通过“精准核实数据、精准实施政策、精准资金兑付”三个精准做到大数据库并联对接到位、政策执行到位、资金规范到位。此外,省级下派技术指导专家248人,全市抽调10名中高级工程师组建市级专家组,培训农村工匠3500余人次,对全市26万余脱贫农户住房安全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鉴定,建立了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四个清单”高质量完成了住房安全排查鉴定工作。

  在工作实践中,指导各县区充分发掘地方特色,积极创新危改工作的方式方法。如白河县在危改对象认定上建立了“三核准三连审一比对”工作法保证了贫困农户信息精准,在危改数据精准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平利县在危改过程中,注重陕南特色民居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升了农村建筑风貌,持续保持了在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考核中的领先地位;汉滨区推广使用装配式建筑并总结出农村危房改造“三改三新”典型做法,即改革工艺,推广运用新建材,改旧如旧,乡愁融入新记忆,改善环境,全力营造新生活,该做法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并被推荐作为国家住建部、财政部全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激励对象。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全市住建部门将继续紧盯问题短板,紧扣时间节点,紧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省住建厅、省财政厅《陕西省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和中省市相关文件确定的危房改造任务、政策措施和完成时间节点,加强农村住房安全监测。对今年全市4类重点对象存量危房27户88人,一般农户危房存量227户620人住房,建立台账,挂牌督办,倒排工期,确保危改任务5月底前完成。

  在扎实细致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基础上,按照省委问题排查“零死角”、问题整改“零漏项”、问题销号“零包容”总要求,认真查弱项、迅速补短板,全面开展问题排查,分层次、分类别建好问题台账,找准问题根源,扎实做好问题整改工作,确保5月底前所有整改任务清零。

  积极协调扶贫、残联、民政部门,建立完善住房安全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县、镇、村三级联动机制作用,及时掌握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及时跟进做好住房安全鉴定和动态帮扶,完善住房信息核对,及时修正预警存疑数据,实现4类对象住房安全信息精准。同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抓紧开展建档立卡户住房安全“回头看”和一般农户中边缘户住房安全鉴定工作,对鉴定为危房的,及时跟进发现一户,改造一户,清零一户,6月底前确保住房安全。(来昌荣)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农村 危房 改造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