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联系陈英采访时,她正匆匆忙忙准备出门,说明来意后,她一脸歉意地说:“迟一些吧,我得去村里给大家伙儿发工资了,年末大家都等着用钱呢,可不能耽搁!”镇坪县曙坪镇双坪村正是她的目的地,开办的乌鸡养殖场除了为当地百姓提供就业外,还是盐道名菜“招胥蛋皮”的原料基地。“‘招胥蛋皮’所需的原材料多且工序复杂,我要从源头上保证盐道美食的品质和口感。”
傍晚时分,她风尘仆仆地从贫困村里赶回来接受记者采访,“盐道”是她话语中提到最多的词汇。作为镇坪大酒店总经理、县政协常委,她的工作与生活都与“盐道”密不可分。
“千香百味都不久,只有盐味恋得长......”镇坪至今还依然流传的这首民谣,“盐道”在当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陈英就是盐道美食的忠实粉丝,她自小就深受家乡盐道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对父辈盐工们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和不畏艰险实干精神深怀敬仰之情。
从镇坪山村到县城打拼,从给别人管理酒店到拥有自己的酒店,几番辗转波折,陈英觉得最能动人心还是深山古道里的美味。“我曾问我母亲,记忆中最想念的美食是什么——盐背子、浆巴是母亲给我的答案。”陈英回忆到,“镇坪浆粑就是秦巴古盐道的一道独有的美味,是一代代盐工不可或缺的干粮。”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许多传统美食都尘封在人们记忆深处,技艺传承越来越少。为了留住这些美味,陈英根据父辈们详实的讲述,按照原来的制作工艺与流程,重现了父辈们记忆深处的味道,并且进行了加工改良,让这道陕南美食重现餐桌,登上了大雅之堂。2016年改良后的“浆粑饼”,在陕西省美食大赛上获得了“首届陕西金牌旅游小吃”的称号。
2017年,第二届安康美食文化节在汉城国际商业街隆重举行,来自安康各县区的68家优秀餐饮企业同台竞技,陈英率队的盐道美食——老浆粑饼被评为“安康十大特色小吃”;招牌菜品“镇坪香韵”被评为“安康十大金牌菜”,陈英个人也荣获安康市“最美厨娘”称号。
欣喜之余,有游客问她:“镇坪除了浆巴饼,还有其他好吃好玩的吗?”一时之间陈英竟不知怎样介绍才好。那时陈英才意识到镇坪古盐道文化的传承,缺少一些文化色彩和品牌建设。
如何做好镇坪县的盐道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除了研究盐道美食,政协常委的身份为陈英提供了建言献策的平台:参与活动调研,在抢救和保护的前提下,围绕如何科学开发利用镇坪古盐道文化资源;在《关于加强镇坪盐道文化品牌建设的建议》的提案中,陈英建言深入开发盐道美食品牌,挖掘更多的盐道故事,丰富其内涵,推进盐道美食博物院或盐道美食文化村的启动建设,给予盐道文化更多的继承载体。
“我希望‘盐道’文化传承和发展,像镇坪的‘长寿之乡’文化品牌一样响亮,让‘盐道’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陈英满怀期待地谈到。而现在,镇坪的盐道文化广场、盐道美食技能促就业大赛渐渐地步入大家的生活,“盐道”也在人们的心中慢慢“苏醒”。“目前,盐道文化展示馆也在建设中,让游客更为方便、透彻地感受盐道文化。”陈英介绍到。(来昌荣)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